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五談27〕導讀與白話注陳第《東番記》(上)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11-25 人氣:

〔安齋五談27〕導讀與白話注陳第《東番記》(上)

(全民專欄/陳天授)從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臺灣發展歷史,在書寫荷蘭與西班牙統治臺灣之前的政治經濟發展,是比較困難的一個階段,主要原因是原住民時期史料文獻的缺乏,原住民時期沒有文字記載的時期,我們通稱它是一個「失竊的年代」。

為了補齊有關臺灣發展歷史的政治經濟通論,我嘗試蒐集和閱讀了許多相關的文獻資料,發現陳第寫的《東番記》。東番的名稱首度出現《明實錄》,1574年(明萬曆2年)海賊林鳳鳴逃匿躲藏到東番,福建總兵於是招撫漁民「諭東番合剿」、「傳諭番人夾攻」,這段歷史很值得我們研究台灣政經發展歷史的特別介紹。

我先說明本文以白話文撰寫的方式,和採用的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列入【臺灣文獻叢刊五六】,沈有容輯錄的《閩海贈言》版本,好讓讀者可以了解陳第寫這本《東番記》的歷史背景,以及他撰寫該書的完整經過。

陳第,字季立,號一齋,福建連江縣(今馬祖島)人。他出生於1541年(明嘉靖20年),卒於1617年(明萬曆45年)。他是位儒生,本為古北口游擊將軍,後解甲歸田,回到故鄉福建連江。1603年(明萬曆31年)1月21日,陳第以幕賓身分,跟隨福建巡撫指派都司「浯嶼將軍」沈有容,其所率領的船隊追剿海上日本海盜,不料於搭船期間,遇到颱風,飄到了大員(指東番,尚未稱臺灣全島)。2月10日,再輾轉回到福建。

陳第在回去之後,根據他停留大員不到一個月的短暫時間裡,將其所見所聞,記述了這一篇近似報導文學作品的《東番記》。它的全文1,400餘字,記述了台灣西部沿岸的原住民生活習俗與地理風光,為最早描繪台灣平埔族生活的著作。

《東番記》全文的字數雖少,但其所敘述內容除了包括當時村社在地人的分布、族群、衣著、外貌、曆法、農耕、畜產、植物、飲食、宴會、禁忌等民土風情之外,陳第本人所踏查之處,更從魍港、加老灣起,經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雙溪口、加哩林,到沙巴里、大幫坑等在地人所居住的地方,這是17世紀初大航海時代,陳第《東番記》為當時踏查臺灣所留下寶貴的最早文獻。以下分段分別是已經注釋成白話文的部分:

《東番記》最先部分,針對當時大員地域的記述:

東番的夷人〔按:所指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閩越國的百姓稱呼?〕,他們不知道從那時間開始就居住在澎湖島外海的島嶼了。當時居住的範圍是從在嘉義八掌溪口,被稱作好美這地方虎尾寮的魍港,與臺江外圍沙洲港口鹿耳門的加老灣〔按:今指七股區三股溪口的國賽港〕起,經過今臺南安平的大員、今高雄茄萣一帶的堯港(即蟯港)、今高雄打鼓山的打狗嶼、今高屏溪的小淡水〔按:即下淡水溪〕、今嘉義溪口的雙溪口〔按:今新營經省道到柳營之間〕、今臺南市佳里的加哩林〔按:佳里興,平埔族語〕、沙巴里(在魍港之南一帶?另一說在臺北淡水)、大幫坑〔在魍港之南一帶,今不復存?另一說在臺北八里),住有人散居的地方達千餘里。

好美里今庄名為虎尾寮,古稱魍港或蚊港,「魍」與「蚊」無非是閩南語發音的相同,也都是「網」的閩南音,指的是漁民用網捕魚的工作情形,是早期西部海邊在地人捕魚的生活寫照。也是大員(府城)到魍港(Wankan, 今布袋鎮好美里)的南北路陸官道的兩大城市通路。

稽查周拱乾撰修《臺灣府志》所附的「臺灣府總圖」顯示,陳第《東番記》所列東番夷人的散居地,其活動區域主要在臺灣西部平原的今嘉義布袋港以南,到屏東東港之間的一大片地域,也就是當時西拉雅族為主的平埔族人所居住與活動的一帶。

《東番記》第二部分,陳第對於當時在地人村社組織與習性的記述:

在地人由許多種各有不同的族群所組成,以各村社做為區分,有的村社人多者達千人,少者或五六百人,沒有酋長這類型的領導人,惟會透過以子女多者方式共同推舉頭人,社里的人也都會服從其指揮。

在地社民的個性好勇鬥狠,每日無所事事的時候,不分白天或夜裡總喜歡到處閒逛,縱使腳底皮都已經長出了厚繭,他們走在有荊刺的地方就猶如踏如平地一般,甚至於快跑起來的速度也不會落後於奔馳中的馬,而且在地的社民可以整天不休息的盡情跑數百里之遠。

每個村社之間如果發生嫌隙就會有相互叫罵的舉動,並且在約好時間的拚鬥之後,就可以放下彼此心中的仇恨,不但不記仇而且和好如初。有時候拚鬥勝利者會將其砍下來的頭顱,將肉剔除之後只保留存下的骨頭,懸掛在自家的門樑上方,頭顱懸掛累積多者就會被尊稱為「壯士」!(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