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五談43〕《紀事下茄苳堡》到《臺北城南印記》的書寫
(全民專欄/陳天授)我從《紀事下茄苳堡:臺南府城歷史情懷》,到《臺北城南印記:1978-2000年台灣本土化與民主化的雙軌發展歷程》的書寫與出版,主要是記述從我出生台南後壁安溪寮「拙耕園」的青少年階段,經1978年之後我移居臺北溫州街「名人巷」的家庭生活與工作回憶,直到我搬離到台北更南區的蟾蜍山附近,其時間整整跨越半世紀之久。
下茄苳堡的舊名,始於明鄭東寧王國治台時期稱「營尾」,顧名思義它與當時實施的兵屯制度有關,從地理位置考察它是離府城中心最北邊的緊鄰諸羅山城附近。下茄苳堡下轄的安溪寮庄便是我陳家先祖的居住地,而老家到我這一代家園,我便稱其為「拙耕園」,也把閱讀寫字的房間稱「安溪書齋」。
《紀事下茄苳堡》記述我年少時期,總以為到不了的處所才認為是遠方。所以,高中階段我開始是先到府城市區,而後轉到諸羅山城就讀;大學階段則遠赴台北念書。我這段青少年時期,帶給我是離家享有自由滋味和閱讀樂趣,迄今50年了,養成我獨好沉思與慢活的習慣。
特別是,我在書中〔閱讀的下茄苳堡〕的一篇〈惆悵舊歡如夢:記一段當兵日記的愛情手札〉,記述當年憧憬日本歌手美空雲雀唱〈川流不息〉歌中的「帶著愛人尋找自己的夢」,儘管如今已成為韓國歌手桂銀淑唱〈虛空〉的「對你付出淚灑衣襟的愛戀已皆成空」。畢竟舊夢難留,縱使「人在悲傷中的感覺幸福已飄落」,但仍有讓人感嘆「人一窮,連最細緻的感情都變得粗糙了」的遺憾。
另外,在書中〔書寫的下茄苳堡〕的記述,選錄了我已經出版作品中的每篇〈自序〉。我的堅持把專欄文彙集成書,是我深深受到本土作家呂赫若說的:「依賴雜誌的文學運動是非常態的,應該藉由出版來完成慢工細活寫的作品」。所以,我總喜歡把自己發表過的文字,再三推敲的修改,然後以十本書和電子書的樣態呈現在讀者的眼前,這是自己的要求,也是對社會的一份責任。
莎士比亞說:「青春是不耐久藏的東西!」因此,我對於青少年時期的文字書寫,除了《紀事下茄苳堡:台南府城歷史情懷》之外,我還出版了《臺南府城文化記述》、《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稻浪嘉南平原》、《流轉的時光:臺南府城文化風華》等五書,完整書寫我從台南府城到嘉義諸羅城的〔雙城邑瑣記系列〕。
《臺北城南印記:1978-2000年台灣本土化與民主化的雙軌發展歷程》一書,則是記述我在移居臺北溫州街之後的書寫。在這書之前,我已先出版了《筆記與對話:臺灣百年雙源匯流文學的淒美絢麗》,與《筆記與對話(續集):戰後臺灣自由主義知識典範言論述》等二書。
《筆記與對話:臺灣百年雙源匯流文學的淒美絢麗》,一共收錄「筆記胡適自由文學」(20篇)、「筆記張道藩文藝政策」(18篇)、「筆記陳奇祿文化建設」(7篇),和「對話周伯乃文學風華」(20篇),和「對話周伯乃文學風華」(20篇)。記述我在溫州街安溪書齋的閱讀世界。
《筆記與對話(續集):戰後臺灣自由主義知識典範言論述》一共收錄「筆記戰後臺灣胡適之政治民主言論述」(26篇)、「筆記戰後臺灣葉公超國際外交言論述」(11篇)、「筆記戰後臺灣余英時歷史文化言論述」(14篇),和「對話李顯裕談自由主義的精神與思想」(5篇)。記述我在溫州街安溪書齋蒐集近代重要人物的歷史文獻。
《臺北城南印記:1978-2000年臺灣本土化與民主化的雙軌發展歷程》,一共收錄「溫州街『名人居』印記」(15篇)、「金華街『月涵堂』印記」(8篇),和「中山南路『中央黨部』印記」(4篇)。記述我青壯年階段的生活點滴與工作片段。
今(2024)年11月,在《臺北城南印記》的出版之後,我構思撰寫〔溫州街瑣記系列〕五書的已漸次完成三書,另外其他的兩書,我也都已經完成初稿,希望明年能夠順利完成這系列共五書的出版,完整地連串起與〔雙城邑瑣記系列〕的自述性散文體作品,這是我在跨越古稀又三之年的一個書寫願望。
- 全民專欄-12-17- 〔安齋五談43〕《紀事下茄苳堡》到《臺北城南印
- 綜合新聞-12-16- 113學年度第一學期國中技藝教育課程結訓典禮,
- 綜合新聞-12-16- 大安高工接待長野縣上田高校 展開豐富多元教育
- 綜合新聞-12-16- 士林高商參加全國技能技藝競賽再創佳績
- 地方新聞-12-16- 世壯運「壯寶列車」首航 侯友宜:一起迎接運動
- 地方新聞-12-16- 助力2050淨零碳排 新北循環經濟論壇聚焦再生粒料
- 地方新聞-12-16- 春節計程車加收30元 北北基同步實施一律按表收
- 地方新聞-12-16- 接手基隆捷運建設 新北推動工程加速進行
- 地方新聞-12-16- 推動淡水交通建設 新北三大工程計劃齊發穩步推
- 地方新聞-12-16- 深澳鐵道自行車耶誕限定光雕隧道登場 增添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