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回望半生路,那怕只微光,仍願做社會點燈人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黃炎東 時間:2025-09-02 人氣:

回望半生路,那怕只微光,仍願做社會點燈人

(全民專欄/黃炎東)明天,是我的生日,在我生日前夕,我把心靜了下來,向一路扶持我的親友、師長與晚輩,說一聲感謝。回望來時路,像是一條由晨霧走到暮光的長堤:清晨四點放牛、赤腳上學、把第一份公費米糧與零用金交到父母手裡的驕傲;一路苦讀,從屏東鄉下走進學院殿堂,鑽研憲政與政黨理論,從學生、助教到教師,再從教師走入社會現場,盡一己之力。這些年,我常記著一句老話:「橫逆的環境,往往是成功的導師。」它曾照亮我,也陪我穿越低谷。

學術是我的志業,教育是我的本分。承蒙諸多前輩提攜,我有機會在國內外大學進修、講學與交流,也長年在台大、中央警察大學與各大專院校授課,從法學、公共事務到治理與媒體素養,與年輕學子相互砥礪。幾度承邀跨校演講、擔任榮譽講座,談憲政、談治理、談AI時代的新課題;講堂裡的每一次追問與每一雙發亮的眼睛,都是我不敢懈怠的理由。教育之道,不在我說了什麼,而在他日他們能為公義多做什麼。

我始終相信:國家向上,必繫於法治、公平與理性。置身台灣這片土地,我見證了自由民主的拓荒,也感到我們仍有待補的功課——化解撕裂、修補信任、堅守程序與憲政之道。面對權力與輿論的拉扯,我盡力維持一個學人的姿態:不畏強權,秉持公理;不迎合喧鬧,追問是非;在現實裡講求務實,在價值上守住底線。若有一天我的文字與課程能讓年輕人少一分偏激、多一分理解,我便覺此生不虛。

七十歲以後,是一個「回望—致意—再出發」的節點。我對自己許下三個小小的願望,也向諸君公開,請為我監督:

一、把畢生所學再整理成更「可用」的公共知識

把憲政原理、法治精神與媒體素養寫成通俗短講與教案,開放授權,提供教師、公民團體與基層公務員自由取用。願每一堂公民課,都能有一段好懂的文本可用、可傳。

二、把教學的火種交給年輕老師

成立或參與校內外的「青年教師共同體」、「世界客家雜誌論壇學校」,分享教材、討論教學法、彼此觀課;我願做後勤,把資源、人脈與教材庫留給你們,讓更多好課在更多教室和教室以外發生。

三、把社會公義落到具體行動

延續過往的倡議,聚焦三個面向:程序正義與憲政教育、弱勢關懷(特別是偏鄉與少年)、跨世代對話(縮短「彼此成見的距離」)、族群融合。凡我能到的地方、能牽的線、能付出的能力,皆盡力為之。

我也想向家人道謝。這些年,講臺前的鎂光燈再亮,都不及家中那盞靜靜等我回家的黃燈。謝謝你們讓我可以「放心去堅持」,也包容我偶爾的剛硬與執拗。朋輩故舊,感謝你們在思想上與我相互砥礪;學界同仁,感謝你們在學術上與我分工合作;社會各界朋友,感謝你們在公共事務上與我同路相伴。

年歲教人懂得:理想不必喊得最大,但要做得最實;立場可以分歧,但人心要彼此照顧。願我餘生所寫所行,仍不負「為知識盡一份力、為社會盡一份心」的初衷。若人生是一條長堤,願我在堤上再走一程,把手中這盞小燈,即使是一盞微光,也要交到下一位行者手裡,此後餘生讓我當一個社會點燈人。

謝謝大家的祝福,也請繼續鞭策我。

— 炎東 生日前夕。敬筆

標籤:全民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