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擋不住志工服務的熱情 青年海外志工推動在地人文教育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自109年開始推動「青年海外志工增能及數位化服務計畫」,鼓勵青年運用所學專長與知能,提供其他國家數位化志工服務。其中參與計畫的社團法人台灣樂斯屬文史扎根育成協會團隊針對泰北國中生,錄製人文、歷史、生涯規劃、文化交流等主題的教學影片,並據此建置線上培力課程平台,同步也以視訊方式與當地學生進行線上課程與交流。
團隊透過田野調查,發現泰北青年大多於完成國高中學業後即離開家鄉,前往大都會地區開啟職業生涯,而多數人從事「導遊」和「軍警」職業,因此團隊與當地華校合作,透過三階段的青年培力計畫,以「探索」、「培力」及「在地參與」為課程主軸規劃在地化教材,帶領青年認識自身家鄉的多元文化,協助他們探索生涯發展方向,並陪伴青年發展在地參與計畫,讓當地年輕人肯定自我價值,並成為泰北地區發展的有力推手。團隊與在台泰北僑生合作設計泰北人文課程,由當地人擔任課程講師,這除了強化課程的在地性之外,也更符合當地學校的需求,從中找到跨文化差異的平衡點。
團隊將錄製好的課程上架到YOUTUBE頻道,提供給泰北地區合作學校的老師下載到隨身碟或電腦播放給學生看,也透過Line群組共享螢幕與分享YOUTUBE影片的功能來進行課程,使團隊與校方、在地合作老師和學生之間有更直接的溝通管道,且課程進行、課後的線上輔導、複習與討論也有更即時性的互動,大大提升數位化遠距教學課程與教學的完整度。團隊不僅產製線上課程影片,也把這些課程依序上架於專屬頻道並納入課程資料庫,同時將當地學生的各項測驗卷和學習單等檔案,予以評分後進行分析、歸納,再根據分析歸納的結果調整課程,另一方面同步透過學生及校方的訪談以優化課程內容,讓課程更貼近受服務的學生。
泰北學校因疫情停課的期間,團隊藉由社交軟體的運用,讓學生在家也能透過智慧型手機取得學習資料,並即時與學生取得聯繫,掌握課程進度,提高服務方案的彈性與方便性。服務計畫使當地學生認識泰北地方文化和歷史,且獲得許多媒體運用的技能。此外,團隊推動數位化課程的服務,亦促進泰北學校的數位應用能力,讓校方擁有更多元的教學工具和資源。
數位化工具擴大延伸了海外志願服務的多元性與永續性,讓青年志工能夠持續發揮他們的熱情與力量。近年來雖然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青年海外志工實際出國服務受到限制,但跨國服務的腳步卻從未停歇,青年署歡迎與這些國際志工一樣充滿熱情的青年朋友一起加入海外志工行列,更多詳細訊息,請上青年署網站(https://goo.gl/v1jfhH)或青年海外和平工作團網站(https://yopc.yda.gov.tw)查詢。
- 綜合新聞-10-22- 教育部頒獎表揚大專校院媒合工班支援災後復建
- 綜合新聞-10-22- 濱江實中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締結新加坡義順中學
- 社會新聞-10-22- 豪雨襲新北汐止長青路坍方 市府工務局搶修恢
- 頭版新聞-10-22- 2025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暨全國計算機會
- 社會新聞-10-22- 台中疑爆非洲豬瘟 新北啟動全面稽查及禁止廚餘
- 產業新聞-10-22- 鄭英耀部長領航教師教育新願景—推動多元創新
- 頭版新聞-10-22- 台中傳疑似非洲豬瘟 新北議會民進黨團籲加強防
- 兩岸藝文-10-22- 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113年度學員
- 社會新聞-10-22- 教育部嚴格把關食安與營養 學校午餐安心上桌
- 頭版新聞-10-22- 宏匯年底簽約投資86億 打造新莊複合型轉運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