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人物典範-用語文競賽尋找各族群文化的根,張美蓮的多語人才培育工程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你以為現在年輕小孩都是扛不起挫敗責任的草莓族?」榮獲112年師鐸獎的新莊國中老師張美蓮,雙手擺出打叉的否定手勢,義正詞嚴說:「不可以偏概全,我從事語文競賽人才培育工作12年,看過無數年輕小孩,他們為了替學校、替自己爭取榮耀,在失敗中不斷力爭上游,最後贏得勝利。他們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奮鬥精神,一點都不是弱者,在我心中他們都是小小英雄。」
在新莊國中任教數十年的張美蓮,原是英文科老師,12年前她在教務處任教學組長,其中有項任務就是語文競賽人才培訓。張美蓮表示,新莊地區很多外來人口,可說是不同族群人口匯集地,由於學校重視語文競賽,人才培育便由原本的國語、閩南語之外,新增了客語、阿美族語項目。而本身是客家人的張美蓮,為增強自身語文競賽經驗,也報名參加客語演講、朗讀比賽,甚至四處觀摩,投入不少時間和精神,只為了給予學生展現的舞台,培養自信心與成就感,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亮點。
張美蓮不只是自己投入語文競賽人才培育工作,她也鼓勵身邊許多老師多學習另種語言並考認證,一起指導學生增強語文競賽的能力。「現在新莊國中很多老師除自身專業外,也都考取其他語文認證,已是斜槓人生。」張美蓮開心表示,「112年師鐸獎雖是以她個人名義得獎,但這是全校師生一起努力得來的榮耀,同時這也是意外的驚喜。」
新莊國中的語文競賽項目原本並沒有越南語,當時政府推新南向政策,而新莊地區新住民人口也不斷增加中,校方為配合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於各校推行的「多元文化週」活動,經張美蓮和老師們商討後,決定再增越南語一項。
正巧新冠肺炎肆虐全台,新莊國中決定進行「多元語言防疫宣導廣播」方案,分別以國語、閩南語、客語、阿美族語、越南語五種台灣不同族群的語言,每天中午對全校進行防疫宣導廣播,也讓學生認識不同語言的特色,欣賞台灣多元族群的文化。
而在語文競賽培訓活動中,張美蓮也看到文化傳承的意義,「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族群就會沒落。」張美蓮認為,語言是文化最基本的要素,也可以增進親情關係。許多孩子和父母南北相隔,很少團聚,卻因為參加競賽而多了相聚的機會」,例如閩南語、阿美族語參賽同學,為學得標準發音和古老諺語,特地回老家求教祖父母,親子難得同樂。也因為如此,學校的這項語文培訓政策受到家長的高度肯定。
「語文競賽培訓可以讓孩子在國中時期就找到人生目標。」張美蓮強調,許多學生在語文培訓過程中,發掘了自己想做的事,後來有人成為作家、詩人或其他工作。張美蓮也鼓勵學生學習除了國語以外的語言,多一種語言就多一項專長,能為自己增加就業機會,也能增加斜槓人生的樂趣。

- 兩岸藝文-10-17-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共感 · 回聲 Reson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幼兒園體罰疑雲再起 議員陳乃瑜批監督失
- 地方新聞-10-17- 中央挹注 4655 萬 新北首座智慧抽水站啟動興建
- 地方新聞-10-17- 東北角紅甘進入賞味期 新北推美食結合人文生態
- 地方新聞-10-17- 淡水魚市週末限定 賞畫品海鮮粥還能彩繪大漁旗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五月通車 串聯淡水八里打造北海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通車 新北規劃3公車快線串聯淡水八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三讀通過氣候變遷自治條例 邁向2050淨零目
- 地方新聞-10-17- 萬金石馬拉松邁向運動平權 新增女性與非二元
- 地方新聞-10-17- 臉書廣告誘騙投資 新北刑大破假投資詐團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