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小學國際教育優良課程方案 展現全球公民行動力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為鼓勵學校教師研發優質的國際教育課程方案,充實中小學國際教育教學,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辦理「中小學國際教育優良課程方案徵選計畫」。112年參與徵選案件,計有國小18件,國中12件,高中9件,最後徵選出2件特優、3件優選及9件佳作獎項。教育部希望透過特優團隊國際教育課程方案的分享,激發更多學校教師投入國際教育課程與教學的行列,並發掘國際教育課程設計人才,深化國際教育課程與教學,推廣中小學國際教育。
教育部國教署說明,國小組特優作品「全球濕樂園」由新北市成功國小張育銓主任、江協隆教師、陳善蕎教師,共同研發結合該校鄰近的五股濕地及微風運河之國際教育校本課程。該課程教導學生認識台灣與世界各地的濕地分布,更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目標SDG15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透過實地踏查,理解五股濕地危機,認識濕地公約及國際間保護濕地的行動,引導班級小組合作制訂守護濕地的公約,進而採取行動請社區居民共同響應,更與國際珍古德協會進行線上交流分享濕地保育的行動。
高中組特優作品「沒有人是局外人(No one,an outsider-In a time of War)」由桃園市中壢高商的吳思婷組長、周秀英教師、盧健瑋組長、黃聖琪主任共同研發。該課程以「戰爭」議題貫穿方案,結合英文、公民、資訊與國文領域的跨域合作,課程內容透過國際媒體識讀、用AI工具輔助生成圖片,以及攝影棚直播報導戰爭下的相關議題。而超過7成學生回饋,透過國際新聞瞭解重要時事,且能學習到如何運用關鍵字及條件用AI來產生圖像,並學會運用攝影棚進行採訪及拍攝,讓更多人關注戰爭與和平的議題。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將持續透過國際教育課程及教師共備社群的補助計畫,引導並鼓勵學校教師組成國際教育社群,發展從在地出發放眼國際的課程,進而厚植學生國際競爭力。有關特優作品請至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中程計畫全球資訊網(https://www.ietw2.edu.tw/)瀏覽。

- 兩岸藝文-10-17-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共感 · 回聲 Reson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幼兒園體罰疑雲再起 議員陳乃瑜批監督失
- 地方新聞-10-17- 中央挹注 4655 萬 新北首座智慧抽水站啟動興建
- 地方新聞-10-17- 東北角紅甘進入賞味期 新北推美食結合人文生態
- 地方新聞-10-17- 淡水魚市週末限定 賞畫品海鮮粥還能彩繪大漁旗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五月通車 串聯淡水八里打造北海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通車 新北規劃3公車快線串聯淡水八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三讀通過氣候變遷自治條例 邁向2050淨零目
- 地方新聞-10-17- 萬金石馬拉松邁向運動平權 新增女性與非二元
- 地方新聞-10-17- 臉書廣告誘騙投資 新北刑大破假投資詐團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