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午餐「原」味入菜!結合食農教育共同響應8月1日原住民族日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為讓學生瞭解多元飲食文化與食農教育內涵,教育部國教署透過學校午餐響應8月1日原住民族日,除加強廚勤人員對原住民族食材之認識,推出具原住民族風味的特色餐食,並將原住民族飲食文化與食農教育結合,串連學校及場域資源,於113年下半年規劃多項「原」味的食農體驗活動與增能研習,讓學校師生體驗原住民族飲食文化與特色。
教育部國教署說明,每年暑假持續辦理學校午餐廚勤人員之廚藝交流工作坊,今年更邀請主廚現場示範「原民風味料理-馬告小米蒸排骨」,介紹原民風味料理的食材、功效,並鼓勵廚勤人員於學校午餐嘗試製作原住民族風味料理,讓學生享用更多元菜色;另連續2年辦理「學校午餐菜單表揚活動」,表揚菜色優良的學校,並公開其菜單設計內容供其他學校參考。例如宜蘭縣大同國中,以一睹「泰雅公主與王子」的盛宴為菜色名稱,以小米、藜麥及馬告等原民風味食材入菜。
另委請國立清華大學規劃以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為題,將辦理「霞客羅古道覓食記—泰雅野菜鍋」、「尖峰美食.食在泰強─部落風味餐」等4場文化深度踏查工作坊及食農走讀體驗,藉由部落耆老帶領學員認識及採摘野菜,再於現地享用原民風味野菜鍋,實踐「吃在地,食當季」低碳里程飲食;或透過手作自然酵素與堆肥等體驗學習,連結自然農業、循環農業和永續農業精神,讓教師、營養師從實作中進行教學的深度討論及發想,理解食農教育的多元性與可行性。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學校午餐不僅是在校園中供應學生的餐食,更擔負實踐健康飲食教育的重要意義,將持續發展學校午餐特色及深化教師食農素養,讓學生從味覺學習不同的飲食文化,更有效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意願和行動力,營造校園食農教育素養學習環境。

- 綜合新聞-10-22- 教育部頒獎表揚大專校院媒合工班支援災後復建
- 綜合新聞-10-22- 濱江實中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締結新加坡義順中學
- 社會新聞-10-22- 豪雨襲新北汐止長青路坍方 市府工務局搶修恢
- 頭版新聞-10-22- 2025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暨全國計算機會
- 社會新聞-10-22- 台中疑爆非洲豬瘟 新北啟動全面稽查及禁止廚餘
- 產業新聞-10-22- 鄭英耀部長領航教師教育新願景—推動多元創新
- 頭版新聞-10-22- 台中傳疑似非洲豬瘟 新北議會民進黨團籲加強防
- 兩岸藝文-10-22- 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113年度學員
- 社會新聞-10-22- 教育部嚴格把關食安與營養 學校午餐安心上桌
- 頭版新聞-10-22- 宏匯年底簽約投資86億 打造新莊複合型轉運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