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族共學、在地創生!共存共命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課程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為傳承原民傳統文化,並深化學生族群認同,教育部國教署持續推動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學校辦理「學校型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推動發展具備民族本位、融入傳統文化和環境特色之原民實驗教育。教育部長鄭英耀今(6)日前往高雄市巴楠花部落國民中小學參訪,瞭解該校原民實驗教育課程成果及學生學習情況,並承諾持續支持各級學校推動原民實驗教育,促成學生自信展現族群特色,成為新一代的文化傳承者。
教育部國教署說明,巴楠花部落國民中小學校名為布農族語中對芒草的稱呼,象徵著天地、萬物靈與人共存共命的連結,同時也代表學校的韌性與多族群的文化象徵。該校於莫拉克風災後遷入現址並開辦原民實驗教育,於108學年度改制為國民中小學,學生以布農族居多,採多族文化並重的教學模式,課程規劃依布農族小米生長週期間之各式祭典,解構再建構以文化母語生態底蘊發展「文化四祭四學力」的「文化、學科、永續」知識架構課程。以文化自信三層面「復振文化、連結學科、調和永續」同步開展,重新紮根具有「山林布農生態文化智慧」的四學力學科素養—文化力、邏輯力、科學力、美學力,藉由不同類型課程串連文化四學祭學習主題與自主專題探究課程,將民族文化落實於校園生活與營造文化SDGs生態情境之中,並成為聯合國Global Schools Program的SDGs教案推廣學校,成效卓著。
鄭部長6日下午參訪行程由該校布農族籍校長Alang(布農族名,漢名張新榮)帶隊,現場除說明該校112學年獲得教學卓越金質獎等歷年辦學成果及學生參加各類競賽與會考及寫作表現所獲優秀成績外,亦帶領所有參訪人員進行校園巡禮,共同體驗該校運用「萬物有靈」生態族群特色文化,所打造出的山林文化母語生態校園之美。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原民實驗教育深化了原民學生的族群自信,促成族群文化及族語沉浸學習,巴楠花也因為推動「布農多族」實驗教育理念,吸引非原民跨學區學生增加25%,體現多元文化與相互為美理念。未來將持續支持致力於推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學校及師生,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透過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深化族群文化認同,充滿自信地展現自我,成為新一代的族群文化傳承者。
- 綜合新聞-04-02- 新北技職稱霸北區青年技能競賽! 16金131人獲獎
- 政治經濟-04-02- 外交部表示南非首都的台灣代表處依然正常運作
- 頭版新聞-04-02- 231座泳池滯洪量待命 新北智慧防汛系統全面啟
- 天機神算子-04-02- 今彩539 → 20、32
- 綜合新聞-04-02- 獅子會捐贈高階胃鏡 新北聯醫提升醫療服務
- 產業新聞-04-02- 新北桐花祭4月登場 6大區浪漫小旅行開跑
- 社會新聞-04-02- 國際賽場發光 新北消防勇奪亞洲急救競賽冠軍
- 綜合新聞-04-02- 公告臺北市114學年度國民中學正式教師聯合甄選
- 綜合新聞-04-02- 教保服務人員專業發展社群成果分享會─推動交
- 社會新聞-04-02- 新北警全面掃蕩竹聯幫 破獲1.8億詐貸案逮11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