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推刺網退出東北角+珊瑚復育 打造永續藍色經濟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政府2日召開市政會議,農業局以「從海出發 - 漁海共好」進行專題報告,宣布將以「生產、生態、生活」為核心推動海洋資源永續發展。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作為六都唯一劃設水產動植物保育區、首推刺網漁具實名制的城市,已復育超過3000 株珊瑚並放流近877萬尾海洋生物,未來將推動刺網全面退出東北角海域,結合產官學研打造「貢寮珊瑚海岸」,預計民國115年珊瑚復育量翻倍至1000株,兼顧漁業發展與生態保護。
農業局漁業處表示,新北市擁有綿長海岸線,為守護海洋資源,自民國106年起在萬里、野柳、瑞芳、貢寮劃設4處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總面積達 4748.8 公頃(相當 11 座新北大都會公園),並設 7 處人工魚礁及 2 處禁漁區,構建完整生態保護網。作為六都中首推刺網漁具實名制的城市,新北已輔導近7成刺網漁船轉型,同時配合漁業署漁獲總量管制,兼顧漁民生計與資源永續利用。
在生態復育上,新北市全國首創「山海造林-生物多樣性復育」計畫,自民國108年起於貢寮卯澳灣海域種植珊瑚,迄今已復育超過3000株,移植的珊瑚幼苗從5至6公分長至 30至40 公分,生長狀況良好。此外,新北市還在萬里野柳以竹叢礁打造軟絲產房,於卯澳灣放流九孔、花枝、海膽等77.6萬尾在地物種,並在淡水河口累積放流800萬粒台灣原生種文蛤幼苗。貢寮美艷山漁港設置的全國首座栽培漁業中間育成基地,更將魚苗放流存活率提升至95%,獲農業部「國家農業科學獎」最高肯定。
為深化海洋永續觀念,新北市自 108 年起推動海洋教育,舉辦「珊瑚小學堂」「和美海之家」等活動,吸引超過 1.6 萬人次參與,並培訓專業潛水志工投入珊瑚復育,同時成立北台灣最大海洋生物保育教育園區,提供預約導覽服務。
未來發展部分,新北市將於114年7月中旬公告修正規範,推動刺網漁業全面退出東北角3海浬海域,讓貢寮沿海礁岩珊瑚棲地免於網具破壞。結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緯穎永續基金會等產官學研單位,新北市將以循環材料及 3D 列印技術開發珊瑚基座,明(115)年起將珊瑚復育量從 500 株提升至 1000 株,打造連續性的「貢寮珊瑚海岸」。產業轉型方面,今年啟動海膽養殖試辦計畫,預計 119 年達成產業化,可創造約 1.6 億元年產值,同時成立萬里區保育區志工巡守隊,強化沿岸與海上巡護能量。
侯友宜強調,新北市將持續以「生產不犧牲生態、生活融入永續」為原則,透過多元措施推動海洋資源永續發展,帶領台灣邁向藍色經濟新階段。
- 兩岸藝文-10-17-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共感 · 回聲 Reson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幼兒園體罰疑雲再起 議員陳乃瑜批監督失
- 地方新聞-10-17- 中央挹注 4655 萬 新北首座智慧抽水站啟動興建
- 地方新聞-10-17- 東北角紅甘進入賞味期 新北推美食結合人文生態
- 地方新聞-10-17- 淡水魚市週末限定 賞畫品海鮮粥還能彩繪大漁旗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五月通車 串聯淡水八里打造北海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通車 新北規劃3公車快線串聯淡水八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三讀通過氣候變遷自治條例 邁向2050淨零目
- 地方新聞-10-17- 萬金石馬拉松邁向運動平權 新增女性與非二元
- 地方新聞-10-17- 臉書廣告誘騙投資 新北刑大破假投資詐團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