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運用千變萬化 為食物帶來甜美與療癒 專家:為美食添風味 糖可適量、酌量食用
糖,在日常生活中與大家「親密接觸」
【TB新聞網】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必需品,日常生活接觸到的食物,常有糖的身影。像是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喝一杯清涼的手搖飲,是為生活帶來療癒的小確幸,或是冰冰涼涼的綠豆湯、豆花、芋圓冰…等,這些療癒系飲品和冰品,都有一項帶來畫龍點睛感的食材,那就是「糖」。這些飲品或是甜湯少了糖,很多人認為食之無味,讓人有「沒味道、喝不下去」的感覺。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糖與料理可謂「關係親密」,生活中隨處可見,像是黑糖運用於薑湯、紅棗湯;砂糖運用在滷肉、綠豆湯;冰糖運用在燕窩、蓮子湯;蜂蜜運用在蛋糕、檸檬飲,而被喻為砂糖替代品的果糖,可用在大家熟悉的紅茶、綠茶、霜淇淋、糕餅、糖衣...等,它有一個重要特性,為美食增加風味,卻又不會蓋住食材的原味,因而深受歡迎。家醫科洪暐傑醫師表示,眾多含糖食品都有果糖成分,例如蜂蜜含有40%以上果糖,且蔗糖進入體內分解後,也是果糖、葡萄糖各占50%,而糖的種類雖然眾多,但其實並沒有所謂一定好壞的分別,重要的是應酌量攝取。

醫師: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國民飲食指標」中,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添加糖是指額外攝取的糖,男性每日由飲食中攝取的總熱量不宜超過2,500卡,添加糖攝取量應低於250卡,女性每日攝取總熱量不宜超過2,000卡,添加糖攝取量應低於200卡。洪醫師表示,目前廣受討論的果糖運用範圍廣泛,適當使用可增加食品、飲料風味,也帶來療癒般的幸福感,但仍需適量攝取,避免增加肥胖、三酸甘油酯、血糖與血壓升高、免疫系統發炎、心臟病、肝細胞傷害...等健康風險,但也因為甜度高,民眾一般會減少糖量,反而使血糖更穩定。不論偏愛哪一種糖,都不可忽視攝取量,平常也要養成正常作息,規律運動,才能享受糖帶來的美味又兼顧健康。
- 兩岸藝文-11-11- 為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國教署補助設置圖書館閱讀
- 綜合新聞-11-11- 從校園到城市的美學力 新北藝術教育7連霸再奪全
- 天機神算子-11-11- 今彩539 → 29、31
- 社會新聞-11-11- 不臨海都市戶海教育—台北市戶外教育及海洋教
- 頭版新聞-11-11- Yummy! おいしい(o i shi i)台、日國際教育交流
- 頭版新聞-11-11- 舞出希望與美好 新北特校學生跨縣登台展現藝術
- 綜合新聞-11-10- 成德三五 華章共譜--愛心園遊會串起校慶最溫暖
- 兩岸藝文-11-10- 南港高中 五育卓越七彩飛揚 -57週年校慶辦理全民
- 美食天地-11-10- 台北喜來登2025年感恩聖誕禮籃暖心登場
- 綜合新聞-11-10- 新北環保小局長育樂營登場 培育校園淨零生力

台北喜來登2025年感
《新華泰富風波延
第十六屆大陸古籍
台灣首度主辦APSC
《學生週刊》攜手
社團法人臺灣一元
冠軍建材研發處協理林仁雄:陶瓷工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莊蘭馨:
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三高
萬寶週刊社長朱成志:投資資訊‧社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
立法委員王育敏:社會福利‧福國利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