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運用千變萬化 為食物帶來甜美與療癒 專家:為美食添風味 糖可適量、酌量食用
糖,在日常生活中與大家「親密接觸」
【TB新聞網】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必需品,日常生活接觸到的食物,常有糖的身影。像是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喝一杯清涼的手搖飲,是為生活帶來療癒的小確幸,或是冰冰涼涼的綠豆湯、豆花、芋圓冰…等,這些療癒系飲品和冰品,都有一項帶來畫龍點睛感的食材,那就是「糖」。這些飲品或是甜湯少了糖,很多人認為食之無味,讓人有「沒味道、喝不下去」的感覺。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糖與料理可謂「關係親密」,生活中隨處可見,像是黑糖運用於薑湯、紅棗湯;砂糖運用在滷肉、綠豆湯;冰糖運用在燕窩、蓮子湯;蜂蜜運用在蛋糕、檸檬飲,而被喻為砂糖替代品的果糖,可用在大家熟悉的紅茶、綠茶、霜淇淋、糕餅、糖衣...等,它有一個重要特性,為美食增加風味,卻又不會蓋住食材的原味,因而深受歡迎。家醫科洪暐傑醫師表示,眾多含糖食品都有果糖成分,例如蜂蜜含有40%以上果糖,且蔗糖進入體內分解後,也是果糖、葡萄糖各占50%,而糖的種類雖然眾多,但其實並沒有所謂一定好壞的分別,重要的是應酌量攝取。
醫師: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國民飲食指標」中,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添加糖是指額外攝取的糖,男性每日由飲食中攝取的總熱量不宜超過2,500卡,添加糖攝取量應低於250卡,女性每日攝取總熱量不宜超過2,000卡,添加糖攝取量應低於200卡。洪醫師表示,目前廣受討論的果糖運用範圍廣泛,適當使用可增加食品、飲料風味,也帶來療癒般的幸福感,但仍需適量攝取,避免增加肥胖、三酸甘油酯、血糖與血壓升高、免疫系統發炎、心臟病、肝細胞傷害...等健康風險,但也因為甜度高,民眾一般會減少糖量,反而使血糖更穩定。不論偏愛哪一種糖,都不可忽視攝取量,平常也要養成正常作息,規律運動,才能享受糖帶來的美味又兼顧健康。
- 社會新聞-09-10- 新北家庭教育深耕20年 榮獲全國最高榮譽
- 社會新聞-09-10- 轉售門票多要兩杯星巴克被罰4.6萬 曾獻瑩促文化
- 企業報導-09-10- 和大隨著客戶逐漸恢復拉貨 預期營收將擺脫近期
- 綜合新聞-09-10- 榮耀再出發 稻江護家政科全國技藝競賽獲獎選
- 課程活動-09-10- 從基礎到LLM應用 新北第二波NVIDIA認證課報名開
- 地方新聞-09-10- 新北觀光建設閃耀 景觀工程勇奪三項國家卓越
- 綜合新聞-09-10- 從鴻海到明星花露水 土城園區數位化史冊將重磅
- 地方新聞-09-10- 六水治理成果閃耀 新北水利局國家建設獎奪8獎
- 政治經濟-09-10- 從生態營造到漁市革新 新北三大工程鍍金展現
- 產業新聞-09-10- 寶高園區榮獲國家建設雙料大獎 新北產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