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人本、美學及永續理念 新北推動「農業健康式」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政府農業局15日於市政會議上以「農業健康式」(個人健康、心靈健康、環境健康及永續農業)為主軸,說明各基礎建設融入人本、美學及永續理念成果,已完成5條城市覓徑,翻轉22處漁港,2026年將完成10條生態廊道,打造農業健康市,達到全健康(One health)目標。
農業局長李玟指出,為照顧市民身心靈健康,新北市跨局處合作推動公園改善,已完成193座全齡特色共融公園,數量全國之冠,同時推動「城市覓徑」,結合公園周邊自然環境、以原地形地貌改善步道系統,已完成5 座都會森林系公園整建,讓市民不用到近郊,就能在城市中登山輕旅行。今年將中和嘉穗公園打造成城市森林健身房,由地方民眾及全國青年景觀競賽獲選學生共同參與設計,一區將以雛鳥離巢飛行訓練(離歸巢、振翅飛行、藏匿避敵)為概念,以平衡木、擺盪繩、攀爬組合等設施結合鳥巢平台,打造含平衡、擺盪、肢體協調訓練功能的設施,另一區則將以松鼠行為轉化成為訓練設施,結合現況地形,串聯跳躍平台、攀爬網架、搖晃越索等,打造出「松鼠林間賽道」,預計於明年底完工。
在農村、農路及溪流整治基礎工程中,工程前評估工程擾動對生態環境之影響,工程中以「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生態工法原則減輕環境衝擊,108年至今已完成304件工程,有效減碳率可達57%。綠竹農再社區為綠竹筍產區,原竹筍搬運道狹小且為泥土路面,地形具高低落差,不易筍農搬運作業。因社區內獨角仙及螢火蟲等生態環境豐富,農業局因地制宜施工,避開獨角仙基地、喬木群及筍園,以人工及小型機具施作降低擾動,也依照搬運車車痕設計透水步道,充分體現人本設計。另為降低地形落差,架高搬運道部分路段,維持底下坡面逕流,生態池回填塊石來創造孔隙,也拆除既有木平台下立柱,待自然腐化後供獨角仙幼蟲繁殖,工程中保留生物通行亦提供棲息空間,該項工程以最小規模奪下公共工程優質獎。
另新北市近年推動「嗨漁港」計畫,依據漁港特性、漁民需求及周邊景點進行漁港轉型,目前已翻轉22處漁港,5處漁港獲全國性「金鑑漁港」評鑑肯定,當中澳底漁港已獲得2次最高榮耀三星。澳底漁港為東北角最大漁業生產基地,112年漁獲量12,139噸,創3.9億產值,考量當地冷凍設備不足,預計明年原地重建冷凍廠,設置漁獲初級處理空間及冷凍設備,導入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預計增加約560公噸凍儲空間,有助於調節漁汛期大量漁獲冷凍貯藏產銷,另魚貨直銷中心增建亦將於今年底完工,規劃設置小漁市集、遊客用餐空間及海景咖啡廳,目前每年約3萬人,增建後可翻倍達6萬人。
根據路殺社分析全台動物及陸蟹2018至2020年路死總量約為1450萬至2千萬隻,平均年死約6百萬隻,為避免人車及動物通過馬路時發生意外,農業局透過生態調查及路殺紀錄,建立路殺熱點資料後,結合現地實況與生物習性建置生態廊道或設置標牌,目前分別於三峽、土城及新店區建置6處生態廊道,像是誘導式斜坡、地下廊道及天空廊道等,曾觀察到松鼠及台灣藍鵲等使用土城區天空廊道過路,設置1年後,發現有效降低9成路殺發生,新店區凹字型排水箱涵亦發現鼬獾、懷孕白鼻心及保育類穿山甲通過,甚至捕捉到白鼻心於廊道內交配。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新北市推動各項基礎建設工程,協助農漁產業發展及提供市民休憩空間,也建構動物友善空間,讓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育共存,同時在各項工程中融入人本、美學及永續理念,達到全健康目標。預計2026年前將改善250座全齡特色共融公園、28處漁港全數翻轉、打造8條城市覓徑及設置10條生態廊道。
- 綜合新聞-12-05- 書香助力創業夢:北市技高學生從文字轉商機 閱
- 企業報導-12-05- 迎戰超高齡社會健康需求 桂冠推出2025無齡餐盤概
- 地方新聞-12-05- 基隆地檢署陳照世主任檢察官緝毒有功獲行政院
- 地方新聞-12-05- 公私協力守護新北市環境 16團體捐贈物資支持清
- 地方新聞-12-05- 新北推動旅宿業輔導計畫 提升業者數位行銷與經
- 地方新聞-12-05- 吸引國際商機 新北市啟動廠商參展補助計畫
- 地方新聞-12-05- 板橋污水下水道第三期工程啟動 近五千戶居民受
- 綜合新聞-12-05- 新北市力推土壤碳匯 促進永續農業迎接世界土
- 地方新聞-12-05- 新北消防員拳擊奪冠 將代表台灣征戰世界警消運
- 地方新聞-12-05- 新北高工師生合作教育暨社區運動會師生聯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