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環狀線中和-板橋段鋼箱梁11處位移 復原設計與施工定案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捷運環狀線受到4月3日花蓮強震影響,通車計畫第三階段的中和-板橋段鋼箱梁發生11處位移,新北捷運局已完成所有鋼箱梁額外加固及監測設施,近期餘震頻繁,目前監測皆屬安全穩定狀態。經第三方公正鑑定審查單位專家學者已進一步檢視復原設計與施工方案,並於5月3日已初步確認提升安全性之盤式支承設計力,也同步啟動樑柱精密儀器專業技師檢測工作,接下來在盤支廠商依該設計力確認盤支後,就全力完成修復工作,新北市捷運局在審慎安全評估與第三公正協會專業審視下,將加速時程並確保安全無虞後,恢復新北環狀線全線通車營運。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指出,為避免日後遭遇地震再次發生災情,第三方公正鑑定審查單位已於5月3日召開第3次審查會議,設計單位已完成6組地震力模擬,並依模擬所得各方向受力,建議以最大包絡值作為精進後盤支的設計力,並同步請盤支廠商搜尋適當盤式支承,同時設計廠商亦提出復原工程設計方案,已進一步提供施工廠商研析更實際之施工平台架設施工作業,後續將依序辦理11處盤式支承訂製、施工架組立、盤式支承置換及大梁復位等施工作業,持續加速復原作業。
新北捷運局進一步表示,在緊急加固歷經幾波較大震度餘震與持續監測結果顯示,已具穩定安全,為了解第三階段結構是否受損,亦同步啟動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採用精密儀器與專業技師進行梁、柱、盤式支承實地內部勘查與檢測,透過科技設備,可進一步分析與確認結構損害情形,評估成果將可提供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震損原因鑑定,以及提供後續樑柱完整安全評估,更確保復原工程施作後樑柱之安全性。
新北捷運局說,第三階段(中和-板橋)除委託專家學者進一步檢視復原設計與施工方案,更能確保復原工程之可執行性與提升未來捷運橋梁安全性,後續也將進入11處梁位移修復工作,目前初步評估橋梁復原工程約需4億餘元,在全面檢視受損段安全性與提升盤式支承與橋梁安全設計下,確保類似情形不再發生,保障市民行的安全。亦請第三公正單位研析責任歸屬,在確認責任歸屬前將依天然災害救災經費處理作業要點,專案簽准由本府災害準備金先行支應。而在環狀線恢復全線營運通車前,板橋站至中和站間的公車接駁服務仍會持續進行,並以民眾權益為最大考量滾動式精進。
- 兩岸藝文-10-15- 「Piak!叮咚匡」特展尋訪北管 板橋百年軒社十月
- 名人演講-10-15- 萬寶週刊社長朱成志:投資資訊‧社會進步
- 產業新聞-10-15- 新北商人節表揚16家優良商號 侯友宜頒獎肯定企
- 社會新聞-10-15- 新北清潔隊員節送大禮 侯友宜允增227名隊員、
- 政治經濟-10-15- 淡海安坑輕軌邁向智慧捷運 AI自動派梯系統啟用
- 綜合新聞-10-15- 專業陪伴與協助 幼兒園支持輔導的實踐與成長
- 產業新聞-10-15- 鶯歌嘉年華10月登場 百家店家聯手推同慶氛圍
- 地方新聞-10-15- 當學習遇見海洋・讓語言與世界接軌 泰北國際雙
- 綜合新聞-10-15- 大安高工辦理114學年度國際教育交流
- 課程活動-10-15-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51》系列第十場公益講座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