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三貂嶺隧道經驗 汐止白匏湖投3.3億打造生態園區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長侯友宜22日親赴汐止區白匏湖視察,宣布將投入3.3億元推動白匏湖生態園區與資源循環中心整體計畫,預計 118 年完工後,這片隱藏版郊山秘境將成為市民親近自然、認識生態復育的最佳場域,同時透過資源循環中心實現垃圾處理與環境保護雙贏目標。
侯友宜表示,白匏湖擁有豐富濕地、湖泊與谷地生態,市府以「一個都不能少」的決心守護保育類動物棲息環境,透過生態園區與資源循環中心的整合規劃,杜絕濫墾濫倒問題,讓北側谷地成為低海拔生物廊道。他特別提到,此次工程延續 2018 年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的成功經驗,以低衝擊工法實現人與自然共好,未來將成為新北市環境教育的重要教科書。
工務局長馮兆麟說明,白匏湖生態園區範圍涵蓋北側湖岸至新台五路約 9.9 公頃谷地,將設置步道、湖岸觀景平台及多項生態體驗設施,讓民眾輕鬆探索自然復育歷程。為縮短工程影響,將與同一區域的資源循環中心進行介面整合,並設置生物廊道與補償設施,確保保育類動物覓食與棲息不受干擾。他強調,現階段僅釣客與水上運動愛好者使用的白匏湖,未來將透過便捷設施吸引更多民眾,同時以低衝擊工法迴避生態破壞。
環保局長程大維指出,白匏湖北側將設置資源循環中心,包含資源回收貯存場與清潔隊員備勤空間,約百名隊員進駐後將全面採行雨污分離、室內作業,徹底解決資收噪音與廢水外洩問題。他強調,該中心將與生態園區同步推動,透過雨水回收、室內封閉處理等設計,確保資源循環與生態永續並行。
工務局說,白匏湖因交通不便長期少有人問津,現有釣客與水上運動愛好者使用仍面臨非法傾倒問題。此次整體計畫將以「環境共好」為核心,除興建基礎設施外,更透過生物廊道、補償設施等設計,確保生態迴避、縮小、減輕與補償措施落實。目前工程招標資料已公開閱覽,歡迎低碳與生態專精的營建團隊參與,預計 118 年完工後,白匏湖將成為新北市融合生態教育、資源循環與市民休閒的新地標。
侯友宜強調,白匏湖的改造不僅是工程,更是「環境倫理的實踐」。他呼籲市民未來走進這片谷地時,能體會自然復育的艱辛,並共同守護新北市最後的低海拔生態堡壘。「從三貂嶺隧道到白匏湖,我們證明生態工程可以兼顧永續與美感。」侯友宜說,這次計畫將讓市民在步道上親眼見證保育類動物的棲息軌跡,真正實現「人與環境同行」的願景。
此計畫整合工務局、環保局跨部門資源,預計118年完工後,白匏湖將從隱藏版秘境蛻變為全民共享的生態教室,同時透過資源循環中心的設置,為汐止區帶來更高效的垃圾處理與更潔淨的山林環境。

- 地方新聞-07-22- 汐止康寧街三期拓寬完工 打通瓶頸串聯捷運汐
- 地方新聞-07-22- 師生志工齊修光明山徑 新北手作步道守護生態
- 地方新聞-07-22- 暑假親子遊龜吼 尚青海味佐海洋教育之旅
- 地方新聞-07-22- 逾半世紀汐止中正市場重生 3億改建打造智慧綠
- 地方新聞-07-22- 複製三貂嶺隧道經驗 汐止白匏湖投3.3億打造生
- 地方新聞-07-22- 環狀線8/1大提速 尖峰班距壓縮5分內等車時間少
- 綜合新聞-07-22- 退而不休,無私奉獻─教育部公布114年教育奉獻
- 綜合新聞-07-22- 114年度國中小Super Summer Camp資優夏令營探索趣
- 綜合新聞-07-22- 2025智鐵複賽完美落幕 24隊南征屏東決戰鐵人桂冠
- 綜合新聞-07-22- 台北技職再創高峰!10金10銀12銅 奪獎表現縣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