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溝渠變生態樂園 中和藤寮坑溝驚見紅冠水雞築巢育雛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中和區傳出振奮人心的生態喜訊,長期致力於水環境維護的巡守隊,18日上午於藤寮坑溝執行例行巡查時,驚喜發現一隻紅冠水雞正在溪畔築巢,巢中還有兩顆等待孵育的新生命。這條昔日毫無生氣的水泥溝渠,在新北市水利局多年以近自然工法改造後,成功蛻變為生機盎然的生態廊道,紅冠水雞的現蹤不僅是對整治成果的最佳肯定,也為地方巡守隊員帶來莫大鼓舞。
水環境巡守隊林副隊長表示,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左右,他在中正三橋下方進行巡查時,意外發現了這幅珍貴的畫面。他指出,紅冠水雞生性害羞,行蹤隱密,平時要觀察到牠們的巢穴已非易事,更何況是在一條曾經被視為排水溝的城市溪流中。望著巢中那兩顆充滿希望的鳥蛋,林副隊長感性地說,這證明長期的努力沒有白費,感覺就像在孵育這條溪流嶄新的未來,這項發現也大大提振了全體隊員的士氣。
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驚喜,是新北市水利局長期耕耘的甜美果實。水利局長宋德仁說明,藤寮坑溝過去是一條景觀單調、缺乏生命力的「三面光」混凝土溝渠。自民國109年起,市府團隊以創新的治水思維,投入改造工程,成功打造了一段長約1.5公里的近自然河川及通勤綠廊,此舉不僅是全國首例將都會型三面光排水道轉型為近自然河川的成功典範,更為城市生態注入活水。
藤寮坑溝的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分為兩期執行,第一期自民國109年至111年,完成了中正三橋至嘉慶橋段的改造;第二期則於民國112年至113年間,接續完成嘉慶橋至延吉橋段。施工期間,團隊運用砌石工法創造出蜿蜒的河道與急、緩流等多元水文變化,並設置原木壩及擾流工,更在渠底增設十處深潭,為魚類等水生動物提供理想的棲息地,成功串聯起兩期工程的水域,維持了生態場域的完整性。
這些細膩的生態巧思,讓藤寮坑溝的生命力悄然復甦。根據生態調查,此處的物種已多達188種,除了本次現蹤的紅冠水雞,還包含可愛的斯氏繡眼(舊稱綠繡眼)、冬候鳥東方黃鶺鴒,甚至有二級保育類動物台灣冠八哥的身影。昆蟲類則有善變蜻蜓及無尾鳳蝶等,多樣的生物共同譜寫著這條溪流的新生故事。
紅冠水雞的築巢不僅是一幕溫馨的畫面,更是強而有力的證明:當人類給予大自然善意時,自然便會以最美好的驚喜回報。未來,水利局、區公所及水環境巡守隊將持續攜手合作,共同維護這片得來不易的城市綠洲,期盼能吸引更多野生動植物在此落腳,為中和區的都市景觀增添更多活力與色彩。


- 課程活動-10-22-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114年10至12月公益講座
- 綜合新聞-10-22- VR教室到情緒桌遊!13篇創新教學研究論文獲獎
- 地方新聞-10-22- 開平餐飲「樂齡學堂」烘焙課程熱烈展開 青銀
- 綜合新聞-10-22- 運動無礙,笑容無限—北特學生快樂踢出自信心
- 頭版新聞-10-22- 新北投資技職八年12億 締造教育部評鑑「8連霸」
- 社會新聞-10-22- 新北多元防災日 鄉親樓頂揪樓腳 「廉」核防災逗
- 美食天地-10-22- 榮獲2025「亞太50大比薩」No.2當代比薩大師 台北喜
- 課程活動-10-22-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52》系列第十場公益講座資訊
- 天機神算子-10-22- 今彩539 → 14、36
- 名人演講-10-22- 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三高防治‧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