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地方新聞 > 打造生態休憩新廊道 新北大窠坑溪二期工程獲優質獎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孫曜樟 時間:2025-09-02 人氣:

打造生態休憩新廊道 新北大窠坑溪二期工程獲優質獎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推動的「大窠坑溪水環境營造工程(第二期)」,因其在生態復育與友善休憩空間營造的卓越成果,榮獲「民國114年新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優質獎」肯定。頒獎典禮於1日舉行,由副市長陳純敬親自頒發獎項,表彰水利局將治水工程與生態、休憩成功結合,其治理績效再度獲得專業評審的一致好評。

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傳統的河川整治多半偏重防洪安全,容易忽略與生態及人文的連結。此次獲獎的「大窠坑溪水環境營造工程(第二期)」,延續了第一期工程的基礎,全面融入「水安全、水清淨、水滲透、水育樂、水生態、水文化」的六水全方位思維。工程採用近自然工法,導入曲線格梁、原木丁壩與塊石挑流等設計,不僅營造出多樣化的水域環境,也有效提升了水質與生態棲地,讓河川重現自然的生命力。

宋德仁強調,第二期工程除了在水域環境的營造上持續優化,陸域部分也進行了顯著升級。工程團隊沿著河道側增設了三處寬兩公尺的懸臂鋼構棧道,並在堅實一橋處新增一處無障礙入口,以便連接周邊的公園及步道,形成一條長達一點三公里的景觀綠廊。他指出,這項工程不僅展現了市府對水環境治理的決心,更具體落實了永續城市的願景,並鼓勵市民多走出戶外,親近水岸,感受城市中的自然氣息。

該工程完工後,生態復育的成效相當顯著。據統計,大窠坑溪第二期河段的綠化面積大幅提升達三千二百二十三平方公尺。現場的生態調查更發現,已有超過八十種動植物重現溪濱,其中包括紅冠水雞、翠鳥、黃綠澤蟹等特色物種,證明了生態環境已獲得有效改善。

新北市水利局補充說,大窠坑溪第二期工程在維持既有排水功能的基礎上,成功兼顧了環境美學與市民的休憩需求,充分落實「人水共生」的治理理念。本次榮獲公共工程優質獎,不僅是對水利團隊努力的肯定,也象徵新北市的治水政策正逐步邁向生態永續與社區共榮共享的目標。未來,水利局將持續推動六水建設,並計畫將大窠坑溪的成功經驗擴展至其他河川治理案,致力將新北市打造成為一個宜居、安全且樂活的幸福城市。

圖 /水利局大窠坑溪水環境營造工程(第2期)榮獲優等獎肯定於1日受獎。(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