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青少年犯罪激增 民進黨議員痛批市府防制不力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議會13日進行市政總質詢,民進黨團議員張維倩、李余典、李倩萍等七人以「社會問題幼年化」為題,痛陳青少年犯罪、校園毒品、手機成癮等問題嚴重威脅下一代身心健康。議員們現場展示學生書包,直指包內可能藏有電子菸、毒品等違禁品,質疑市府防制措施不足,要求成立專責單位強化查緝,並提高性平調查經費、推動數位減壓營等具體方案。
議員邱婷蔚指出,民國 110 至 113 年間,新北市教育現場青年犯罪人數從 749 人激增到 1607 人,詐欺案件更從 121 件翻倍成長至 582 件,網路與社群媒體助長犯罪行為的模仿效應,呼籲市府預先介入輔導。全體議員更攜帶學生書包進議場,強調校園毒品與電子菸問題已非個案,例如新型毒品常以「彩虹糖」「奶茶包」等包裝誘惑學生,電子菸則透過網路平台快速流通。
議員張維倩特別提及近期未立案的安親班性侵事件,質疑市府在司法偵查期間未主動揭露資訊,導致家長與補習班無法防範。她要求市府擔任「孩子的守門員」,除了提高校園性平調查經費外,應建立性侵案件行政調查結果的公開機制。陳永福則建議成立跨局處特勤小組,專責查緝校園毒品與電子菸,並強化網路巡邏打擊線上交易。
針對校園霸凌問題,彭一書指出,現行「家長和解」模式無法根治問題,多數霸凌事件透過自媒體曝光才被發現。他呼籲市府建立更完善的保護機制,避免受害學生在調查期間二次傷害。翁震州則披露,34% 學生有手機成癮問題,社群媒體濫用導致容貌焦慮、物質競賽,甚至出現未成年懷孕上傳社群求認同的「慢腳文化」。他提案推動「數位減壓營」,協助學生遠離虛擬世界誘惑,同時解決親子手機管理困境。
李倩萍則聚焦學生自殺問題,強調學校與教育局應加強心理健康評估,尤其在墜樓事件發生後,需即時介入輔導。她以母親身分呼籲市府重視「看不見的傷害」,透過定期心理檢測防患未然。
議員們除要求市府整合警政、教育、社政資源,針對青少年犯罪、毒品氾濫、網路危害等問題提出具體對策。議員們還強調,這些問題若未及時處理,將嚴重影響新北市未來的社會安定與人口素質。
- 綜合新聞-08-21- 跨海相逢!光之丘女高訪靜修 台日姊妹校情誼
- 綜合新聞-08-21- 台北育達高中推動樂齡教育 多元養生課程助長
- 地方新聞-08-21- 農曆七月祈福不燒紙錢 新北推環保三好祭祀新
- 地方新聞-08-21- 新北河海音樂季壓軸登場 百攤市集熱鬧迎夏末
- 地方新聞-08-21- 新北84座抽水站辦地震演練 強化應變能力護設施
- 地方新聞-08-21- 淡水漁人碼頭煙火壓軸週日登場 《戀人之橋》點
- 綜合新聞-08-21- 團隊心動力 攜手前行無畏懼 114年度全國大專校院
- 綜合新聞-08-21- 青年署與地方共議在地青年參與深化機制,齊力
- 綜合新聞-08-21- 台北市首辦防災親子夏令營 親子共學攜手打造
- 綜合新聞-08-21- 北市鮮奶補助再擴大!「鮮奶週報」新增3.3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