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企業報導新聞 > 大學眼科白內障全面性晶體獲好評 精準矯正點亮新生活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明宗 時間:2025-10-02 人氣:

大學眼科白內障全面性晶體獲好評 精準矯正點亮新生活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明宗)大學眼科一日召開記者會,榮譽總院長林丕容指出,台灣不只是近視王國更已正式進入老年化社會,55歲以上樂齡人口已達總人口的35%,在3C使用量不減反增的現今社會,白內障更是不可輕忽的眼疾。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突破450萬人,佔總人口數20%,隨著人口老化及3C產品使用量大增,其中高達八成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預估2030年65歲以上長者將超過550萬,白內障問題勢必更加嚴峻。

現代白內障手術技術已經非常安全成熟。桃園大學眼科院長王甯加表示,許多長者誤以為「要等白內障熟透再開刀」,或「年紀大不適合手術」,這些觀念早已過時,白內障過熟或延誤治療時機恐會提高失明風險。

醫師王甯加表示,現代白內障手術採用微創超音波乳化技術,在角膜製作約0.2公分小切口,利用超音波將混濁白內障水晶體震碎後吸除,再植入人工水晶體;手術僅需點眼藥水麻醉,過程約20分鐘幾乎沒有痛感,術後恢復快,同時提升視覺品質。去年為自己父母做完白內障手術的王甯加分享,術後雙親的視力狀況良好,已近八旬仍時常爬山、出遊,退休生活自在舒適。

白內障手術中另一個重要的關鍵是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常有許多長輩詢問是不是要選最貴的水晶體才是最好?永和大學眼科院長鐘珮禎醫師表示,目前衛福部核准的人工水晶體種類多元,從健保到自費皆有,依患者需求及檢查數據評估,選擇改善近視、老花或散光等視力問題,但選擇的重點並不是價格,而是患者的用眼習慣及眼睛條件。

今年77歲的徐女士,因白內障困擾不論做生意或生活都造成不便,下廚時若不戴眼鏡醬料拿揑及火候掌握時常不順手,戴上眼鏡又因為油煙及汗水,擔心眼鏡滑落,下廚總是提心吊膽,在家人鼓勵下於八年前在桃園大學眼科接受白內障手術並置換人工水晶體,術後重獲清晰視界,不僅可以輕鬆閱讀手機報紙、縫補衣物,甚至還能和家人出遊健行,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今年75歲的林女士,有700度的近視、老花、散光及白內障困擾,時常覺得模糊看不清,每天都清洗眼鏡好多次,去年和先生一起到永和大學眼科檢查才發現患有白內障,經過詳細評估後安排手術,術後視力1.0,擺脫了從國中就開始戴的眼鏡,現在外出買菜、追劇、滑手機都不用配戴眼鏡,覺得人生煥然一新。

「及早就醫、適當時機治療是關鍵!」榮譽總院長林丕容呼籲,白內障是每個人都會得到的眼疾,但能透過現代醫療科技有效治療,讓長者人生下半場重拾清晰視界,享受高品質、便利的舒心生活。

圖 /大學眼科提供白內障全面性晶體獲好評,患者精準矯正點亮新生活
圖 /大學眼科醫師呼籲樂齡族群別輕忽白內障風險,手術時應選擇適合人工水晶體
標籤:企業報導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