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兩岸故事》台中巡展,還原流離年代記憶
【TB新聞網】波蘭哲學家馬休奧迪說,你的過去,我們的歷史,人的溫度與故事不斷更迭,匯聚成大歷史的底蘊。歷史,就活在你身上!
一個渡海兒女、眷村子弟感念遷台父母儀式《我家的兩岸故事》最新巡展,7月5日在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A舉行,以時代人物影音與文物近距離與歷史對話,還原流離年代的涓滴記憶。
記載渡海來台的悲歡離合的「疾行船」也同時出版。人稱「威京小沈」的沈慶京出生之時,正逢八年抗戰勝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之際,父親沈春池因此取名「慶京」以玆紀念。1948年冬季,空軍總部調派熟諳閩南話的父親來台接收日本空軍戰後物資,三歲的小沈隨著家人渡海到台灣,親身見證眷村從無到有、從暫居到定居、從衝突到融合的時代歷程,以父之名成立基金會,致力推動兩岸文教公益事業。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小沈希望能在有限人生做無限的事情,透過真實經歷的口述影音攝錄與文物典藏,珍藏大時代小人物的生命故事。
886座眷村,牽繫著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非常時期,承擔了不可能的任務。沈慶京表示,1949年前後,一場人類史上罕見的大遷徙於焉展開,來自各省的軍官將兵、流亡學生、名流耆宿、文人雅士、政要商賈與市井百姓於滾滾時代洪流中展開存亡之旅;戰亂後期,國境之南的國軍殘部與浙江沿海的大陳義胞也在歷史的潮起潮落裡航向台灣。
《我家的兩岸故事》台中巡展,展出駁雜歷史的殘痕記憶,那些積塵的皮箱、臨別的信物、泛黃的照片、家書上的娟秀字跡,蜿蜒成鄉愁的情節,揭露時代的身世。傳家物件沉默探照故人歷史,不讓祖輩故事時移境遷。這些身外之物微妙地牽繫起過去、現在與未來,成為生命最真實的見證。
兩岸睽隔近四十載後,「八千里路雲和月」電視外景隊伍率先衝關,踏破八千里路,用鏡頭深入大陸各角落,探索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攝錄下華夏江河的萬種風華,開啟兩岸溝通與交流的先河
時代女性的身影,也形塑展區芳華和堅韌雙重亮點,他們在渡海之後傾己所能奉獻,從家庭出發,再把愛心普及社會,成為軍眷聚落的中堅力量。 展覽資訊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協辦,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鼎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展期到112年9月20日。 ・時間:09:30~17:30 ・開館日:週二~週日(每週一固定休館) ・地點: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AB館 ・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二段362號
- 全民專欄-09-19-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42〕日本統治時期政經發展(
- 政治經濟-09-18- 教育部部長鄭英耀頒贈潘前部長文忠一等教育專
- 綜合新聞-09-18- 新北市頒發學習扶助摘星計畫暨科技化學習扶助
- 社會新聞-09-18- 新北強化高層建築安全管理 針對災害應變能力
- 綜合新聞-09-18- 台北育達高中113學年度國中技藝教育課程,四大
- 地方新聞-09-18- 到秘境航行感受不同的台北–五分港溪獨木舟體
- 政治經濟-09-18- 台北市落實三級巡檢 守護學生更安心
- 綜合新聞-09-18- 狂賀!第47屆國際技能競賽 台北蟬聯世界冷凍空
- 課程活動-09-18- 夢想點亮地方!Dream Idea青年夢想家競賽計畫開跑
- 頭版新聞-09-18- 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積極展開防災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