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遊 顯影家屋 中壢老街溪彩繪公共藝術 開啟與環境共生共榮的城市契機
(台灣TB新聞網/記者茱茱)公共藝術始終是一個城市的進步與發展指標,更是生活美學的重要內涵暨靈魂,公共藝術帶來與環境互動融合的特質,亦對應出與社會共存共榮的美感,從此延伸出的人文價值與靈動生態,也為民眾投身其間更顯珍貴與多彩,藝術氛圍讓城市復育品味,公共意涵更串連多元體悟,為城市開啟新的樣貌,帶來直觀感動,打動人心。在漫游城市記憶的藝術風景中,中壢老街溪側面塗佈彩繪的公共藝術,在邁入第二期的豐沛多彩之際,為眼前景觀營造出不同的和煦與交融,老街溪所展露出的強韌生命力,在色彩幻化與動植物根源契機下,備顯家園生命維繫的可貴,建構出一齣齣美麗的真情故事,格外受到關注與期待。
城市漫游核心概念 共寫地方文化旅程
此計畫以「城市漫遊」為核心概念,透過藝術的轉化,連結社區歷史、環境紋理與人文記憶,使老街溪沿岸成為富有故事性與藝術性的公共場域。這不僅是一次街區美化的藝術行動,更是一場與居民共同書寫地方文化的新旅程。本計畫由藝術家暨策展人張惠蘭教授與呂政道建築事務所策畫執行,藝術家團隊計有張惠蘭、郭奕臣、黃蘭雅、梁軒睿、王崧合與張芸家等人,在專業職能的團隊策畫與執行作業下,為老街溪眼前家屋房舍的藝術舖陳、鮮豔色彩的跳動與影像的凝聚與流動,展現不同以往公共藝術的格局,使溪邊街景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藝術與環境的對話 顯影家屋人文記憶
在張惠蘭的帶領下,沿著老街溪一睹溪旁民宅建物的外觀所呈現繽紛多彩的幾何色塊,溪底墊高的鐵柱支撐步道,以及房舍庭院的唯美擺設,都呼應了大自然所帶來的清新氣息,沿途更能看見藉由造景與圖誌的標示,讓鳥獸寵物能走進生活圈,成為眾人青睞的一部份,這也是老街溪公共藝術所帶來景觀美化的重要元素。在城市變遷的過程中,家屋承載了無數過往,見證著溪畔社區的發展與人的來去。據了解,本次公共藝術計畫以「顯影家屋」為概念,透過視覺藝術將老街溪沿岸的建築與庭院融入人文記憶重新呈現,讓過去的故事因旅人的駐足而被重新聆聽。
環境與人文巧妙交融 色彩與AR科技的彰顯
整個計畫呈現環境與人文的交融,藝術作品則與老街溪的自然環境共生,讓視覺語言成為時間與空間的橋樑,從視野的觀察到印象的掌握,老街溪的自在與清澈,讓人驚嘆連「溪哥」都回來了。同時,公共藝術作為媒介,則透過藝術的表現方式,連結城市記憶與社區關係,形成成長的藝術場域。同時,也藉由色彩與圖像的地域敘事功能,使建物色彩計畫進行牆面塗佈與壁畫結合AR數位技術,形成裝置藝術與後巷花園美學描繪中壢的文化新貌,藉此形塑未來城市意象。在社區參與與共創部份,則透過系列工作坊形式與在地居民、學校、文史團體及產業機構合作,使公共藝術不只是觀賞的對象,更形成互動的載體。

標籤:兩岸藝文
下一篇:沒有了
熱門新聞
最新新聞
- 兩岸藝文-04-17- 城市漫遊 顯影家屋 中壢老街溪彩繪公共藝術 開
- 天機神算子-04-17- 今彩539 → 28、39
- 綜合新聞-04-17- 「自己畫神佛」是最親近神佛的時候
- 產業新聞-04-17- 「台灣海外不動產投資菁英協會」走進中國文化
- 兩岸藝文-04-16- 穎川畫廊 榮枯盛衰えいこせいすい 5/10堉泉個展
- 兩岸藝文-04-16- 島語.船乘 -- 張祐禎水墨創作展 海島風貌的藝術
- 頭版新聞-04-16- 法國勒瓦盧瓦市杜瑪市長訪台 與教育部簽署教育
- 兩岸藝文-04-16- 阿根廷劇團新北隆重開演 《老鬼當家》全英語互
- 社會新聞-04-16- 藍營青年軍爭議連環爆 民進黨團批幽靈連署又
- 綜合新聞-04-16- 新北部落大學開學 45門課程傳承南島文化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