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一龍泉 逛窯址,治寶劍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劉鍾)許多人不知道麗水是在哪裡,但一定知道龍泉,「陶瓷研究之父」陳萬里先生曾盛讚:「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龍泉青瓷始於三國,興於北宋,在南宋達到鼎盛。在千年傳承史上,龍泉青瓷作為「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它以青色為主,在易經中講到,青主木,木主東,我們是在世界的東方,所以青色也是我們民族的代表色。龍泉青瓷以主角身份參與開拓「海上絲綢之路」,風靡全球,開創了「天下龍泉」的盛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龍泉青瓷傳統上分「哥窯」與「弟窯」。歷史記載,龍泉有章氏兩兄弟很會治瓷,白胎和朱砂胎青瓷,稱「弟窯」或一種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稱「弟窯」或「龍泉窯」,另一種是釉面開片的黑胎青瓷,稱「哥窯」或「官窯」。
2022年6月,龍泉市在大窯龍泉窯考古遺址公園舉行「亭後窯址」考古專案正式啟動工作,深入挖掘遺址遺產價值,考古工作將持續至12月,考古面積約500平方米。「亭後窯址」初步調查為北宋中期到元明時期窯址,窯爐和作坊遺跡保存狀況較好。也為豐富龍泉窯的文化內涵,完善其發展脈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龍泉青瓷在傳承的基礎上又賦予了它的新的創新,不僅能作靜物擺件,還可以作為配飾,比如釉滴頸鏈、手飾、耳飾,編織手鏈、掛件,青瓷元素書簽、鑰匙扣等等。這些精巧的小飾品可以放在掌心把玩,也能可以隨身攜帶,有趣又獨特。
「龍泉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龍泉寶劍的創始人一歐冶子,他發現了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了第一把鐵劍──「龍淵」,開起了龍泉治劍史。2006年,龍泉寶劍鍛造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龍泉市刀劍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一個非遺傳人,二個大陸工藝美術大師。260多家寶劍工廠。
龍泉寶劍是龍泉的一張「金名片」,龍泉市政府為了維護這張「金名片」公安局主導開發的「龍劍鏈」數位化平台,構建出龍泉刀劍的制、售、購等全環節數位化管理體系,主要集成刀劍企業和產品的備案、刀劍實名銷售追蹤溯源管控、異常人員購買管制刀劍預警機制三大功能,保證了每把刀劍售出後都可準確查找對應生產廠家、經銷商、購買人員資訊。龍泉劍在原有從收藏、文體、裝飾的基礎上與文創相集合,開發了文創系列劍,深受年輕人的喜歡。
今年七十六歲的沈興培大師說,劍的文化不但大陸和台灣的共同文化也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共同的財富。劍乃「百兵之君」、「正義之神」、「天命之威」、「眾生之望」,願我們民族富強昌盛。
- 產業新聞-03-04- 永續未來由你創 新北2025青年氣候行動團隊徵件
- 政治經濟-03-04- 新北議會民進黨團新舊交接 廖宜琨:監督市政
- 政治經濟-03-04- 新北校長領航智慧辦學 AI學習助攻學校行政更
- 政治經濟-03-04- 英語課程遠距直播共學計畫 提供偏遠國中小專業
- 綜合新聞-03-04- 齊心應對肥胖風險 國民健康署推動健康體位管
- 美食天地-03-04- 品味春天滋味 淡水午仔魚美食熱潮席捲而來
- 課程活動-03-04- 教育部114年學海計畫 受理國內大專校院申請至
- 天機神算子-03-04- 今彩539 → 10、26
- 地方新聞-03-04- 《台北好好學-全球學》育見原住民族文學作家、
- 頭版新聞-03-04- 教育部「御風」實習船日本東京首航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