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街瑣記10〉「台灣的店」小書屋與附近小吃店
(全民專欄/陳天授)對照戒嚴前後的溫州街,在其分別與羅斯福路和新生南路上書肆的最大區別,羅斯福路上的小書攤凸顯在戒嚴時期被警總視為「禁書」的私下流通市場;而新生南路上的書店則出現解嚴之後各種類圖書的公開銷售市場。
平常時刻我從羅斯福路3段283巷19弄17號的公寓門右轉走出來,如果在19弄口不選擇右轉的再從加羅林魚木的溫州街86巷直行到新生南路。我在特別時刻是可以到了弄口繼續向前直行,走在台電宿舍與溫州國宅之間的巷子;或是一到弄口便左轉再朝往國宅與改建好台大教職員宿舍公寓之間的巷子,皆可以同是走到新生南路。
我所謂的「特別時刻」,就是星期例假日的早晨,當小孩不用上學而可以睡得比較晚起的時候,我們全家會直行的在一家名「綠洲」的早餐店,食用豆漿、蛋餅和台式的蘿蔔糕等。從「綠洲」早餐店繼續直行可以走到新生南路三段的「台一牛奶」吃冰品,和買元宵冬至的湯圓。
有些時候的「特別時刻」,是指到弄口便左轉的再朝前述國宅與台大教職員宿舍的巷子,就有一家小矮房子的家庭式理髮店,老闆是一對夫妻和僱用的一位年輕師傅,三位都是屬重量型身材。
當我們家男生一起去理髮的時候,通常是男老闆親自操刀,如果遇到客人多,偶而也會輪到年輕的胖叔叔,但他手藝就比不上老闆的俐落了,若是客人再多,必須由女老闆「下海執髮」,我們家當時尚幼的弟弟看到「巨無霸」拿起剪刀時的那一刻,總會露出「驚恐」怕怕的表情而抗拒。
此外,在緊鄰的另一巷子,開著有家名叫「菊日本料理店」。如果以當時該日本料理店的消費金額水準來衡量,我的光憑月薪收入,是有點困難支應我們家四口的常去這家店消費,還好我們家有位不喜歡吃海鮮類食物的。
不過,這家料理店對面的「台灣的店」小書屋,專售有關台灣歷史與文化方面的書刊,倒是我常獨自去買書的地方。之後也因為南天書局、唐山書店等陸續地在溫州街附近設立了門市,讓我多了許多光顧的處所。
1987年的解嚴後,和1992年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的時刻,我在「台灣的店」買了【澄社報告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以及克寧出版社於1995年分別出版姜南揚寫的《台灣大轉型—40年政改之謎》,與若林正丈、劉進慶、松本正義編著的《台灣百科(增訂版)》等書。
上述的三本專業性著作,對於我在研究台灣政經史,特別是在審修【台灣政治經濟發展史論叢】這套六卷書的(卷一),當我論及戰後台灣政經體制變遷的文字時助益甚多。
- 地方新聞-04-07- 2025探旅新北定向越野開跑 三芝場5月4日率先登
- 綜合新聞-04-07- 北市12.3萬國小學童搶鮮喝!「鮮奶週報」試營運
- 綜合新聞-04-07- 北市人型機器人競賽三度進化!結合AI辨識挑戰升
- 綜合新聞-04-07- 科技綠能新世代,台北市AI世代新興人才培育講座
- 綜合新聞-04-07- 新北引進AI學習診斷分析系統 精準備戰統測 提升
- 綜合新聞-04-07- 樂心送暖情!四季被贈新北慈輝學子 永續傳遞關懷
- 綜合新聞-04-07- 114年度中央政府推動建立員工學習制度獎勵即日
- 綜合新聞-04-07-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藝術才能班特色招生甄選
- 地方新聞-04-07- 中和10里污水接管工程啟動 7500戶環境升級
- 地方新聞-04-07- 新北消防局開辦聯合安檢講習 提升四縣市防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