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街瑣記15》清明祭祖之外二三事
(全民專欄/陳天授)清明掃墓或祭祖是民俗習事。今年對我而言,特別是在去(2020)年母親周年忌,並和陳家列祖列宗牌位的迎入台南後壁下茄苳懷恩塔之後,我們現在家族各房子孫就個別自行安排祭祀事宜。
這次我的南下返鄉,是搭高鐵從台北到嘉義,轉大台南客運在北安溪寮站下車,再到長安社區創意工作坊。長安社區創意工作坊前面的芙蓉埤,因為遭到今年乾旱嚴重影響的無水而見底,政府單位正派人進行相關工程的施工最佳時候。
長安社區創意工作坊除了擺滿了理事長陳阿足親自裁做的手工創意作品之外,還有件令人感到興奮的事,就是拙作:《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文創產業與城市行銷》,還有近年由方集出版社印行的《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和《台南府城文化記述》等多本書,也獲得好評。
我這次的南下除了清明返鄉祭祖之外,還有為了我正撰寫中的《戀戀關子嶺》,特地安排兩條路線的踏查景點。
其一條安排的是關子嶺路線,我主要是先踏查關子嶺在「嶺頂公園」地板上刻寫音樂家吳晉淮的〈關子嶺之戀〉,和位在明清路詩人陳秀喜的「笠園」。
從「嶺頂公園」往下山的途中,則路經水火同源,特別是再次感受碧雲寺和大仙寺,這兩座具有台灣歷史文化古蹟的廟宇景點。
另一條安排的是鹽水路線,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四鹽水」。我主要先經新營、柳營附近祭祀太子爺的太子宮,到鹽水祭祀天上聖母媽祖的庇護宮,和祭祀關公的關聖帝君。
踏查鹽水路線的回程,途經明達高中,特別拜訪這所學校的創辦人、前國大代表蔡天再,和現任校長蔡忠昌博士,都是我在1985年代前後,也正如同上述兩條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路線,都是我住居溫州街時期,每次南下返鄉都經常會去到訪的重要地方人士與踏查的地方。
- 產業新聞-10-03- 航港局籲請船東儘速完成P&I投保, 10月15日起未投
- 地方新聞-10-03- 企業家為母圓夢捐贈救護車 提升新北八里區救
- 地方新聞-10-03- 批新北失智照護制度缺口 議員顏蔚慈籲整合長
- 地方新聞-10-03- 新北疏散撤離缺橫向聯繫引質疑 議員陳乃瑜要
- 綜合新聞-10-03- 國教署每年逾3億預算 協助22縣市國中小學提升教
- 綜合新聞-10-03- 特教教師新血報到 國教署辦資源班初任教師研習
- 綜合新聞-10-03- 協作平台7年成果再升級 新北市攜手慧治協會啟動
- 綜合新聞-10-03- 北大高中二期啟動 7.2億打造校園與社區共榮新地
- 綜合新聞-10-03- 北市智慧電動車技術中心揭牌 全國唯一汽機車
- 綜合新聞-10-03- 建成國中神人學長回來啦!國際紙雕藝術家鍾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