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街瑣記52》重讀《孫運璿傳》記
(全民專欄/陳天授)這些日子以來,全球幾乎壟罩在嚴重特殊肺炎傳染疫情的侵襲之下,台灣在前階段的防疫,在全國上下的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總讓台灣可以免倖於難的安然度過這一波危機。
但是這疫情之禍,畢竟尚未結束,反而有越來越熾烈的情況,台灣不但從由原本只有境外移入,到現在的出現本土病原者,而且人數越來越增加,已經進入全台第三級警戒。
令大家更緊張的是目前未能完全控制從北部往南部擴散的趨勢,加上台灣對於有效疫苗的取得並不容易,縱使是有,但數量上占人口比率仍顯然不足,大家盼望的是除了政府能拿出有效對策之外,老百姓更是要人人提高防疫警覺,讓疫情能夠趕快過去,大家可以恢復往日的正常生活。
然而,目前台灣的處境並不是我們想像的只遭遇到疫情而已。5月13日全台遭遇輪流停電之後,沒想到5月17日又再次停電,即使總統蔡英文趕緊出面道歉,也都已經於事無補,台灣缺電的事實已無法遮掩。
2014年當時的經濟部長杜紫軍就已經警告過,在核四封存與火力發電廠陸續除役的雙重因素下,台灣到2021年將面臨分區限電,估計到2021年,台灣發電的備用容量率將僅剩5.4%,勢必面臨分區限電。
杜紫軍擔任經濟部長,他講這話是一定有科學數據,和當時執政國民黨的負責任說法。不過,當年杜紫軍在提出這番警告的話後,其所面對的是一連串民進黨人士和其綠營外圍的譏諷和抨擊,尤其有些反核人士和其側翼團體等等,就大言不慚地指責杜紫軍說的話是完全在恐嚇和在欺騙台灣人民。
如今看來真是格外可笑,杜紫軍當時專業的警告遭來的竟是撤底否定,反倒是無數理盲無知者在指點江山。選民的選擇相信了這批人講的話,也幫民進黨蔡英文於2016年取得政權,乃至於2020年總統的連任。
民主政治不是告訴我們:「你不需要很厲害,只需要找對了人」。這話聽來印證在目前執政的民進黨也顯得格外的刺耳。現在的民進黨政府又說要在各縣市輪流停電,和現在已經正實施部分地區的輪流停水,這又叫當初投票支持民進黨的選民情何以堪?
初識杜紫軍在他擔任工業局組長時期,他的升任局長之後,有次我們談起台南的情事。他說他因是警察子弟,從小隨父親服務的單位,住家在各鄉鎮地區的搬來搬去,所以對台南還滿熟悉,尤其是他父親曾在麻豆鎮服務過一段比較長的時間。
杜紫軍後來的高升經濟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的職務,除了與他的專業背景之外,對於他從小在台灣鄉下地方的生活長大,不無密切關係。他的這一歷練過程,更讓人聯想和懷念起擔任過台電總經理、經濟部長和行政院院長的孫運璿先生來。
今天特地又重讀了《孫運璿傳》,書載:民國三十四年(1945)十二月中他來台灣報到的地方,是位在和平東路、羅斯福路口台電的一棟低矮平房。在這棟平房裡,近二十年,他奉獻出他的壯年期,為台灣經濟起飛鋪上跑道。從機電處長、總工程師、協理而後總經理,他搶修電力、規劃電力長期發展、總理規模日增的公司。
1980年代前後,我家住溫州街、羅斯福路口,當時我幾乎每天看著現今台電大樓的興蓋完成,我也見證了台灣電力長期的穩定供應經濟成長和民生需要的時期。
如今台灣在廢核、核四封存的錯誤政策之下,開始遭遇必須面對停電或輪流停電的惡果,更令人懷念起那與孫運璿共同打拼的這群專業技術官員來。
- 產業新聞-10-03- 航港局籲請船東儘速完成P&I投保, 10月15日起未投
- 地方新聞-10-03- 企業家為母圓夢捐贈救護車 提升新北八里區救
- 地方新聞-10-03- 批新北失智照護制度缺口 議員顏蔚慈籲整合長
- 地方新聞-10-03- 新北疏散撤離缺橫向聯繫引質疑 議員陳乃瑜要
- 綜合新聞-10-03- 國教署每年逾3億預算 協助22縣市國中小學提升教
- 綜合新聞-10-03- 特教教師新血報到 國教署辦資源班初任教師研習
- 綜合新聞-10-03- 協作平台7年成果再升級 新北市攜手慧治協會啟動
- 綜合新聞-10-03- 北大高中二期啟動 7.2億打造校園與社區共榮新地
- 綜合新聞-10-03- 北市智慧電動車技術中心揭牌 全國唯一汽機車
- 綜合新聞-10-03- 建成國中神人學長回來啦!國際紙雕藝術家鍾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