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筆談72〕《泰戈爾詩集》的聯想
(全民專欄/陳天授)我愛讀泰戈爾(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1941)的《泰戈爾詩集》,而且越是隨著歲月增長,越是迷上喜愛讀那極富哲理的詩句。《泰戈爾詩集》的主譯者糜文開在〈序〉上特別提到,英國詩人夏芝(William B. Yeats, 1865-1939,或譯葉慈)曾遇到一位印度醫生對他說:「我每天讀了泰戈爾的一句詩,世上的一切苦痛便立刻忘了。」
1970年前後,那是我正漂泊在外、寄宿念書的階段,當住居鄉間時分的每逢讀到詩哲泰戈爾〈漂鳥集〉的詩句,心裡很是震撼。我喜歡諸如這首:「夏天的漂鳥,到我窗前來唱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沒有歌唱,只嘆息一聲,飄落在那裏。」;這首『正像「黃昏」在靜寂的林中,「憂愁」在我的心裏已平靜下去。』;這首「鳥兒希望它是一朵雲。雲兒希望它是一隻鳥。」;這首「我夢著一顆星——一個光明之島——我就在那裏誕生。在那有生氣的閒逸深處,我的生命將使我的工作成熟,有如秋陽下的稻田一般。」等等詩句。
1980年代,我定居台北溫州街的成家立業階段,我喜愛讀〈新月集〉,誠如蘇雪林在這集〈序〉的指出:「這在兒童文學的寫作上,印度人所憑藉著比我們當然要豐富千百倍了。詩哲泰戈爾的新月集更是印度這類文學裡提煉出來的精華,也可說是世界絕無僅有的一部傑作。他寫這部詩集對於印度的文學遺產,當然有所借重,但他若沒有那五個婉變可愛的小天使和他那溫柔嫻淑的夫人,朝夕周旋,我想他還是寫不出這類好詩來的。你看新月集這部詩,泰戈爾真的走回了他自己的孩童時代,以純粹兒童的官感、心靈來認識這世界,歌唱這世界,讚頌這世界。」。
〈新月集〉四十首的每一首,都觸動我住居溫州街階段的家庭生活情景,和小孩活潑成長的時光。我愛讀其中這首〈孩兒之歌〉的這句:「……這不是無故的,他放棄了自由。他知道在母親的心之角裏有無窮的歡樂之所,撫抱在她親愛的兩臂之中,是遠比自由為甜蜜。……」:〈孩子的世界〉的這句:「……我願我能旅行於經過孩子之心的路上,能解脫一切的束縛。……」。
梁實秋在〈採果集〉的〈序〉說:「詩人,大概都是有甚深的智慧,在關照中,往往能見道。」這句話也道盡了詩哲泰戈爾詩,在〈頌歌集〉、〈園丁集〉、〈愛貽集〉、〈橫渡集〉等內容上蘊含生活與生命的哲理。糜文開在〈後記〉也特別提到,梁啟超先生給泰翁取中國名字竺震旦,還提及梁啟超、胡適、徐志摩等給泰翁在華慶祝六四生辰的事。
梁啟超與泰翁的軼事,讓人連結糜文開在〈序〉除了引夏芝曾遇到印度醫生說讀了泰戈爾詩,世上苦痛便立刻忘了的有如藥效般之外,糜文開還說他也真的把炎熱都忘了。
我說可比夏熱讀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的解渴,更重要的梁啟超筆鋒常帶感情,亦如《泰戈爾詩集》凸顯泰翁對大自然、人類愛與和平的情感。我喜愛泰翁的詩集,2016年拙作《文學、文獻與文創—陳天授65作品自選集》(蘭台出版社,照片如附)時的書寫,就自我提醒和勉勵自己:「我要寫的是情感的歷史」。(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綜合新聞-09-15- 9所國中入圍「114年度教學卓越獎」
- 綜合新聞-09-15- 114年敬師微電影《老師:課本沒教的人生路,我
- 綜合新聞-09-15- 為特教老師加油打氣! 教育部長訪國立和美實驗
- 綜合新聞-09-15- 化淤泥為藝術! 鶯歌工商「庫泥燒」成果展登場
- 綜合新聞-09-15- 極限魅力衝上浪尖!2025新北衝浪滑板公開賽金山
- 綜合新聞-09-15- 以愛耕耘照亮杏壇 114年台北市杏壇芬芳表揚典禮
- 綜合新聞-09-15- 台北育達高中舉辦防震防災宣導 強化師生自救互
- 綜合新聞-09-15- 親師齊聚學校日 懷生國小「傾聽日」登場 共育
- 地方新聞-09-15- AI 科技結合環境教育 新北國際參訪展永續多元能
- 地方新聞-09-15- AI大數據驅動交通升級 新北智慧運輸中心115年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