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四談40〕摘錄注周凱〈封禁山考記臺灣張丙之亂〉(四)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6-18 人氣:

〔安齋四談40〕摘錄注周凱〈封禁山考記臺灣張丙之亂〉(四)

(全民專欄/陳天授)十一月初一日,福建陸路提督馬濟勝將兵2千名分乘坐13船隻,兵員連同船隻一起抵達鹿耳門。傳令徹底檢查海岸隘口,隔絕張丙部眾水路。

初三日,駐紮郡城北門外校場,誓師振旅,難民跪道呼冤者萬餘人。馬濟勝曰:巡撫已奏聞天子,發大兵十萬,由福建五虎、蚶江、廈門等三口渡海而來,不日即可以抵達,這不是為你們復仇嗎?揮手要難民散去。馬濟勝問屬下,現張丙部眾在何處?屬下回南北皆有張丙部眾。馬濟勝曰:當先其大者、急者。以貢生陳廷祿為鄉導。先是,馬濟勝在廈門購麻布米袋數千,至郡復購焉。曰:賊眾我寡,當步步為營。

初五日,進兵西港仔(今臺南市西港區),獲奸細,知賊狀。

初七日,至茅港尾(今臺南市下營區),遇賊二千,勝之。馬濟勝曰:是地可戰。令深其濠,以袋盛土,結壘為三營,立就,諭知鄉勇別為營,無近我。雖役夫,皆知馬濟勝之必勝也。

初八日,賊眾五、六千,大呼來攻。馬濟勝戒勿動。等其力竭,分兵擊之。殺賊三百人。

初十日,賊來益眾,以砲拒,我亦以砲擊之。賊敗,斬數百人,生擒數十人,獲賊往來書札、蔡恭印,碎之。益知賊中虛實。

十二日,進兵鐵線橋(今臺南市新營區南端)。橋長而狹,溪流湍急,不可涉。賊眾伏橋北。馬濟勝曰:毋輕進,返屯茅港尾(今臺南市下營區)。聞賊欲抄小路,絕郡城之援。又聞賊欲以火燒尾牛車衝我軍,決上流水灌營,馬濟勝不聽。令築濠三重,設守以待。凡三日,港南無一賊,而港北之賊大集。

十八日,張丙親率部眾萬餘挑戰,分兵三路擊之敗。蔡恭旁出,又敗之。追至灣里溪(今臺南市麻豆區),多溺死。張丙部眾謠言傳說馬濟勝營區藏有銀二十萬,諸無賴思得銀,偷偷跟隨在張丙部眾的後面,張丙部眾藉以張其勢。

二十二日,張丙擁眾二萬,自搏戰,氣銳甚。搶砲呼聲震山谷。馬濟勝曰:吾欲其集而殲焉。在此舉矣。下令堅壁,無出聲,自己(約當上午9時至11時)至酉(約當下午的五時至七時),叫戰罵聲四起,士卒皆怒,賊聲漸渴,乃發令。軍中大呼,士皆超壘躍濠以出,勇氣百倍,張丙部眾不及戰,披靡返奔,追逐數十里,生擒五十餘人,斬殺七、八百餘人。轟擊溺水及自相觸以死者無算。張丙部眾尚萬餘,紮營在鐵線橋的北邊。

二十三日清晨,馬濟勝親自督率大軍,出不意,過鐵線橋。張丙部眾望風而走,官府軍直搗其巢,生擒李武松,獲詹通,賊大潰。道路以通。乃大張曉示,解散其黨。以往買張丙賊旗以保莊派飯從賊者,本懷二心,賊至則插賊旗,賊退自稱義民。間有搶掠者,至是皆豎起義民旗,縛賊以獻。張丙部眾更加窘困,竄伏近山蔗林中。

二十六日,大軍次鹽水港。金門鎮竇振彪,亦於初三日登岸,自鹿港疏通北路,引兵來會。副將謝朝恩率兵自福建五虎門渡者,漂風收鹿耳門,亦以兵三百來會。馬濟勝更以兵二百,下令進攻鳳山南路賊。

二十八日,馬濟勝整旅入嘉義城。總兵劉廷斌迎見,與竇振彪分兵四出搜捕。紳士義民或縛賊來獻,或導兵捕賊,獲黃番婆、劉仲、劉港,戮於軍前。

三十日,傳來勝利消息。彰化賊黃城,既不能北,率賊千餘人欲南與張丙合。斗六門者,處嘉義北界,樹竹為圍,大汛的駐兵所在。縣丞方振聲、守備馬步衢、千總陳玉威設險守禦,黃城不得逞。約梁辦、莊文一、吳貂攻之,屢敗。

十一月初一日,黃城想退走。監生張清紅,人呼張紅頭,與守備馬步衢有嫌隙,令族人張成稱大元帥,集眾助黃城。

初三日,黃城用張紅頭計,駕牛車載草填濠。千總陳玉威焚之。是夜,復助以車,覆泥草上以塞河,逼竹圍。馬步衢督諸兵卒禦之。方急。許荊山者,嘉義都司,與知縣邵用同出捕賊,至土庫(今雲林縣土庫鎮),為陳辦所逼,奔避斗六門(今雲林縣斗六鎮)。馬步衢留守以禦賊。見勢危,破竹圍遁走。黃城部眾得乘間隙而入,縱火。

陳玉威與外委朱承恩、許國寶、林登超、蔡大貴、額外陳騰輝、朱萬斗巷戰死。陳玉威先遣其子陳繼昌赴總兵告變。方振聲亦先遣其妾抱幼子出匿。馬步衢無眷屬,或勸之走。厲聲叱之,歛集所餘火藥,與方振聲自焚,不死,遂與方振聲妻張氏並幼女、陳玉威之妻唐氏被執,皆罵賊死。賊醢之。

方振聲之友沈志勇、僕江承惠、曾大祥、邱新、許廚,以義死。沈志勇之子沈聯輝,以孝死。同時死難者,官九員,家屬丁幕九人,兵二百二十餘人。黃城派令黃雖萊為縣丞,守斗六門。自率其眾而南下,援助張丙以抵拒官軍,敗。

法華暨孔雀明王經法會
重閣講堂長老悟空法師悲智菩提心花蓮祈福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