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四談41〕摘錄注周凱〈封禁山考記臺灣張丙之亂〉(五)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6-19 人氣:

〔安齋四談41〕摘錄注周凱〈封禁山考記臺灣張丙之亂〉(五)

(全民專欄/陳天授)十二月,與張丙、蔡恭、江七、莊文一、陳辦、陳連、陳開陶、黃元德、許六、吳貓、梁辦、曾吉、歐宗、劉邦頂、吳扁、侯虎,全被官府逮捕。押解張丙、詹通、陳辦、陳連到府城,令處決李武松諸人於嘉義,人頭懸掛在木桿上示眾於店仔口(下茄苳北堡、今臺南市白河區)諸處,又剖挖黃城等人的心肝,以祭死難者。官府平定北路之亂。

初七日,馬濟勝督兵赴鳳山,圍剿南路餘賊。打敗許誠部眾在二喃溝的抵抗。

初八日,謝朝恩抓了許成,擊斃蔡臨,砍碎其屍。南路亦告平定。

回溯事件開始的時候,粵人李受用計誘許成的攻鳳山牌頭也,必破。破則以粵人復之,可得功。指所掠閩莊為賊,粵人故智也。遂與楊石老二、廖芋頭勾結生番,乘間逞其報復。

十一月初十日,以義民舉旗攻破阿里港(今屏東縣里港鄉)及附近諸閩莊,焚掠慘殺尤甚。不料許成再次攻打牌頭,被砲擊退,走臺灣縣界。

十二月初二日,許成攻羅漢門汛(今高雄市內門區),李受又乘間攻連界嘉義之噍吧哖(今臺南市玉井區)閩莊。臺灣道平慶會副將謝朝恩誘李受獲之,置於獄。

十三年正月,總督程祖洛抵達臺灣。鳳山閩莊之被難無歸者,男婦老少尚千八百餘人,在郡城撫恤,乃捐銀令紳士於阿里港各莊結草藔休息。令提督馬濟勝鎮守鳳山,搜捕攻莊粵人各股首、旂首之未獲者按治之。

二月,欽差大臣將軍瑚松额(1772-1847)抵達臺灣。

當總兵劉廷斌的被圍困,與臺灣兵備道平慶等二人都以無法遏止事件的擴大受到指摘,於是朝廷命瑚松額署福州將軍,頒欽差大臣關防;哈朗阿為叅贊大臣,領侍衛巴圖魯、章京三十四員,又調西安馬隊兵三百名、河南兵一千名、貴州兵五百名、四川兵一千五百名,赴臺灣督導剿亂辦治。

當巡撫魏元烺於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接到提督馬濟勝的捷報,於是奏請止兵,並飛咨各直省截回。奉上諭:瑚松額抵福建後,即行渡臺,督同馬濟勝,劉廷斌搜捕黨羽。程祖洛渡臺辦理善後事宜。所調各省官兵,撤回歸伍。所到何處,即行截回。侍衛章京令瑚松額酌帶數員,其餘著哈朗阿管帶回京。故各省之兵,皆未入福建境內。

而瑚松額與總督程祖洛先後渡臺也,至則奉命澈查起事原由及死事出力者與不職者,奏聞。窮究餘黨,按名悉獲,梟斬凌遲三百餘犯,遣戍者倍之。械送首犯張丙四人於京師。死事諸臣及兵丁,俱蒙恩優卹。方振聲、馬步衢、陳玉威入祀昭忠祠,妻亦賜諡。

又於斗六門立專祠,以幼女、幕友、家丁從祀。提督馬濟勝賞戴雙眼花翎。二等男爵世職、御書「忠勇嚴明」匾額賜之。前任提督子爵王得祿,率家屬勸諭連莊,建議旂獲賊,賞加太子少保銜。總督程祖洛,賞戴花翎。守城殺賊,從事文武官弁及紳士義勇之出力者,前後賞戴花翎、藍翎,遷擢有差。臺灣鎮道俱被議。後臺灣鎮劉廷斌以病卒於軍。臺灣道平慶因病請准退休,調興、泉、永道周凱署臺灣道事。

六月,瑚松額內渡,以次撤兵。

七月,程祖洛善後事宜竣,巡閱北路而歸。周凱以七月抵任,與總兵張琴搜捕在逃盜匪斬除四十餘人。

十二月,周凱回任興、泉、永道本職。明年春正月,提督馬濟勝入京覲見道光皇上,深蒙嘉賫,晉子爵,在御前侍衛行走,半月,回福建提督任。賜巡撫魏元烺花翎。

周凱在文末自記:上述事件的經過情形,皆查章奏供詞直敘,不敢稍有增益。初一、初二諸日,不書甲子,從歸太僕「壬戍紀行」及「崑山倭寇始末」;股首、旂首諸稱,不以詞代,從實也。

法華暨孔雀明王經法會
重閣講堂長老悟空法師悲智菩提心花蓮祈福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