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10〕荷西統治台灣時期政經發展(一)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8-05 人氣: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10〕荷西統治台灣時期政經發展(一)

(全民專欄/陳天授)1624年以前,台灣面臨各股勢力集團在東亞海域的競逐。大明國從15、16世紀起,乃至到了17世紀中葉,在歷經了嘉靖(1522-1566)、隆慶(1567-1572)期間,東亞海域以日本人為主的「倭寇」,以及後來繼起在萬曆(1573-1620)、天啟(1621-1627)、崇禎(1628-1644)期間,以大明國自家人為主的「海盜」之亂。

在這麼長一段洪流歷史的歲月中,閩粵一帶的海盜或海商領袖曾一本、林道乾、林鳳鳴(即林鳳)等人,先後都因逃避官兵追捕而來到東番(荷蘭佔領時期所稱福爾摩沙的一部分),和魍港(日後在清文獻中指的蚊港)、打鼓山(今壽山、高雄市)等地。1225(宋寶慶元)年,趙汝适(1170-1231)《諸蕃志》〈毗舍國〉載:泉有海島曰彭湖,隸屬晉江縣。到了元代航海家汪大淵(1311-?)《島夷誌略》載:彭湖:島分三十有六,巨細相間,坡隴相望,乃有七澳居其間,各得其名。自泉州順風二晝夜可至。有草無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結茅為屋居之。工商興販,以樂其利。地屬泉州晉江縣。至元年間(1335-1370)立巡檢司,以周歲額辦鹽課中統錢鈔一十錠二十五兩,別無科差。

據是,其實澎湖有相當人數的泉州人到澎湖定居,半耕半漁,並有商販的往來,而以置官設治。大明國初期曾一度放棄澎湖,徙民墟地。1563(明嘉靖42)年,大明國復因澎湖已成為倭寇和海盜的巢穴,乃又在澎湖恢復設立據點。1603年,浯嶼(今福建漳州龍海市)把總沈有容率師渡海至東番(指台灣、澎湖等地)剿滅海盜;1607(明萬曆35)年,在澎湖改置衝鋒兵的官職,最主要剿擊橫行於該海域的李旦、顏思齊,以及後繼出現的林辛老、楊六等海盜集團,和沈演、林錦吾等在大員(臺南)、笨港(清朝乾隆年間改稱北港)一帶從事跨國走私貿易的「半商半盜」(half pirates, half traders)的勾當。

這些「半商半盜」集團的出沒,不但開始以台灣為基地,來往於大陸沿海的福建、廣東等地,更遠至呂宋及柬埔寨等。然而,臺灣、澎湖與大陸之間的來往,僅是片段的接觸,似乎只建立某種程度的商業接觸。

尤其是來自大陸閩南地區漁夫提供的是米、鹽和雜貨,而與台灣住民可提供交換的狩獵物,凸顯1624(天啟4)年荷蘭統治福爾摩沙(指台灣)以前,福爾摩沙政治權力和經濟市場的開發經營,雖不直接隸屬於大明國的版圖,但仍扮演是大陸東南沿海逐漸開發經營的延伸。

承上論,大明國與日本幕府時期的此一「勘核貿易」,前後陸續進行將近150年之久。1567(明隆慶元)年,當大明國實施局部性開放的海禁政策時,漳州月港(今福建海澄)是主要「准販東西洋」的對外門戶。「東洋」指的是今天菲律賓、婆羅洲一帶;「西洋」指的是今天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大明國儘管「准販東西洋」,惟仍禁止與日本貿易,導致大明國與日本海域之間的走私活動仍然猖獗,和影響台灣的商業交易。

明代儒生陳第(1541-1617)〈東番〉載:臺灣原住民族始皆聚居濱海,嘉靖末,遭倭焚掠,迺避居山。

檢視當時臺灣與日本有比較正式往來的貿易,是要等到了1593(萬曆21,日本文祿2)年,豐臣秀吉特派使節,攜帶「高山國招諭文書」於出使呂宋之便,要致「高山國」,促其入貢,但因當時所謂「高山國」並非具統一政權的國家而沒有結果。

1605年,日本德川家康將「將軍」一職讓位給三男秀忠,自任「大御所」,但仍掌握實權。此後,在德川幕府(1603-1867)曾有過兩次的具體行動,分別是1609(明萬曆37)年,由九州島原藩主有馬晴信(1567-1612),與1611(明萬曆39)年,商人出身,本名伊藤小七郎的長崎代官村山等安,先後武裝派員的企圖佔領臺灣。

當時島上已群居不少大明國漢人,加上為數眾多的南島語族土著,群起對抗入侵者,相對日方統領兵力薄弱,眼看無法戰勝,只能悵然的離開。當時德川甚至指示有馬晴信到臺灣時候的主要任務,就是偵察港灣、調查物產、連繫土著,和加強準備對大明國的展開轉口貿易等,並命令其勘察之後,完成大明與日本的船隻可以會合於「高砂(山)國」的目標。

日本的展開幾次冒險行動雖然都失敗,但臺灣在東亞貿易的新地位,特別是大明與日本之間貿易所發展出「勘核貿易」的船隻交會基地型態,提供臺灣帶來運輸的海線增長,和商業的市場利益,臺灣儼然變成是大明與日本走私者,和貿易者,到東南亞港口的一個匯合商業交易處。

由於當時大明與日本之間的商業往來,尚處在一種「勘核貿易」性質的形態。根據英國研究日本史專家桑賽姆(George B. Sansom, 1883-1965)指出:當時爭議最大問題主要存在的因素,源於大明國拒絕與外國通商,而日本卻是極欲於拓展其在海上的貿易活動。

到了17世紀,正是歐洲國家因香料、黃金市場誘惑而轉向東方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的接踵而來,亦是促成東亞國家政權興替的另外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