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09〕原住民時期政經發展(四)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8-02 人氣: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09〕原住民時期政經發展(四)

(全民專欄/陳天授)1624年以前,所謂「百越南島一體」的原住民時期經濟基本單位,也是採聯合家族制的氏族型態,藉由組織產生了相互換工的生產關係,由多少不等的聯合家族形成一個團隊工作模式,輪流在每個家族從事開墾或收穫工作,經濟作物還是以漁獵和游耕農業為主的原始經濟。

各族作物不全相同,主要以栗、黍及蕃薯為主,到了近代才有陸地種植稻米與黑芋,最後才有瓜類、甘藷雨水稻。果樹則以芭蕉、李桃、蜜桔、鳳梨、木瓜、枇杷、柿、石榴等,尤其檳榔,在南部各族為最重要的果樹。牧畜除鹿、雞、豬外,尚有放牧的水牛、黃牛、羊、蜜蜂等。

早期的生活多是產銷合一的農人,自己栽種、蓋屋、縫紉,生產所需要的東西。每一村社或多或少都能自給自足,貨幣很少見,商業交易極有限,甚至連農業所不可或缺的土地買賣也不多件,成熟的勞動市場亦不存在。多數人不只是過著前資本主義的生活,甚至是無市場交易型態的生活。

因為,對外沒有交通,原始的村社建設在各單個鄉村間沒有通行的道路,全部生存閉鎖在鄉村土地的狹小範圍之內,每一單個家庭既要在自己的鄉土中自立謀生,這種狀況自然發生一種規定生產的原則,即滿足自己自然的需要。

1624年以前的原住民族在大航海時代,隨著東亞地區成了西歐海上強權拓展貿易的殖民體系,居住在海岸、平原區的居民是臺灣對外接觸的門戶,經歷多次文化衝擊與適應,因而改變逐鹿打牲的半獵半耕的傳統生活,才發展有跨出部落的貿易擴張,如此增加一些專業分工。

經濟發展一但市場延展到地區的貿易,則不僅涵蓋大區域的多邊貿易有所成長,進行貿易的市場已經建立,而且貿易對象的數目也快速增加。雖然在這樣的市場交易,絕大部分的勞動力是用在農業上,但參與貿易和商業的比例逐漸上升。

從廣義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而言,只要存在有土地與人的私人財產權,或契約行為,以及基本市場競爭交易的活動,即會帶動資本主義企業的組織與經營效率,慢慢會形成近代化較早地區或國家,如西歐的荷蘭、英國等國家企業公司的組織型態,尤其到了工業化時期,企業公司的存在與對產業發展的貢獻更是具有火車頭的功效。

檢視未開化民族的社會生活,通常是在屬於同血族(tribe, 或稱種族)的氏族(gens or sib)內部進行;這是共同生活與共同生產相互結合。氏族共有的土地,是臺灣住民賴以生產的工具與資產;氏族的各成員只要互不妨礙,都可使用共有地的一部分,即氏族的成員在共有地域內,可任意行獵、開墾山林原野、開闢道路、砍伐竹木、採集天然物及建築自宅。

就整個政經發展的歷史來看,最早期稀有資源在各族群不同需求下的競爭,通常是取決於風俗習慣,而非全靠武力。在傳統社會中,有關生產什麼及生產分工的決定,根本就不算決定。每年都是依照前些年的模式去做。氣候或許不同,農作物也可能不同,但是結果卻依據傳統規則來分配。依慣例形成的經濟制度是市場經濟或計畫經濟的替代方案,依慣例形成的經濟沒有因應改變的能力,更遑論因應市場的改變。

臺灣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演變,氏族式自足化經濟發展的村落型態,雖不似早期歐洲經濟型態的因與別的遊牧民族發生接觸、爭奪及融合,從而形構成以奴隸為基礎的古代社會。但是受到外族的侵入,除了凸顯臺灣地緣位置的極具戰略性而被爭奪之外,也導致臺灣原住民族的村落社會,被迫不能在鞏固原有的基礎上延續存在。

影響的結果,導致其成員的大部分,在對抗入侵者失敗以後,不得不向外來者屈服,和被迫漸次退居山岳地帶,凸顯臺灣原住民族社會文化在歷經長久環境的孕育,臺灣初級農業的氏族經濟社會自足化特色,卻不幸在1624年以後,遭受新移入族群的徹底改造。

1513年,葡萄牙人從東南亞北上廣東東莞線屯門島的沿海之後,東西世界市場更進一步連結;1557年,葡萄牙佔據珠江口一小島居留,取名澳門(Macao)。1571年,西班牙佔據菲律賓,宣布馬尼拉為殖民地首都,作為主要在其亞洲的貿易基地。1595年,荷蘭船隊抵達爪哇(Java),又稱之為萬丹(Bantam),並與大明國展開一連串貿易的貿易戰。1624年8月,更用船隻載滿搜刮來的金銀財貨離開澎湖,轉進大員(今臺南安平)一帶。

1628年,西班牙更佔領淡水(滬尾)地區而統治北福爾摩沙。1642年,荷蘭擊退西班牙而占有淡水、雞籠等地,福爾摩沙全部淪為荷蘭所統治,成為荷蘭人的亞洲貿易,尤其是大明帝國與日本貿易的基地;同時,也開啟了福爾摩沙進入文字歷史與接觸西方政經發展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