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經發展史稿44〕中華民國戰後臺灣政經發展(一)
(全民專欄/陳天授)戰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大部分採取軍、經援助或國際之間軍產複合策略,及關稅、非關稅障礙、配額等對外貿易政策,與財經、公共投資,及科文教等國內的政策。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溫克勒(Edwin A. Winckler)指出:戰後臺灣政經體制的演變是從「硬性威權主義」到「軟性威權主義」的轉移過程,並在九○年代的中期以後,出現從威權主義轉型到自由民主的體制。
檢視中華民國戰後臺灣政經發展,從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途徑,可分為第一階段(1945-1949):是戰時動員政經體制的戰後復員政策,政府強調發展民生消費性工業;第二階段(1950-1975):是硬式威權政經體制的推動輕工業政策,政府強調發展勞力密集產業;第三階段(1976-1988):是軟式威權政經體制的推動重化工業政策,政府強調是發展策略性技術與資本密集產業;第四階段(1989-2024):是轉型威權與深化民主政經體制的推動高科技政策,政府強調發展知識性與創新產業。
以下,將中華民國戰後台灣政經發展將分別依這四個階段論述。
第一階段(1945-1949):是戰時動員政經體制的戰後復員政策,政府強調發展民生消費性工業。戰後臺灣雖然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然而國共內戰的如火如荼,導致臺灣仍未能脫離戰爭的惡夢。所謂的「綏靖期間」乃指1945年抗戰勝利至1947年7月18日,政府頒布〈戡亂動員綱要〉之ㄧ段期間。依據〈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臺灣雖不採行與大陸各地同樣的省制,而採行由中央政府所任命之行政長官掌握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由於當時中國國民黨負責臺灣黨務工作的組織尚未健全,黨的權力運作,還是委由行政長官維持類似日治時期總督府的統治模式來推動政務。
1945年10月25日,臺灣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委員長,在臺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二樓(今光復廳)主持受降典禮,日方由臺灣總督安藤利吉代表全體日人投降,美軍也有代表到場。11月1日,國民政府接管地方政權。至此,日治總督府和地方行政權責,都已順利移交中華民國行政體系的開始展開運作。
1945年5月,中國國民黨在重慶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國民大會集會的日期,嗣因政治協商會議延期及在中共與民主同盟阻擾,遂延至1946年11月,通過《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並辦理各類選舉,但因中共在各地進行破壞,國民政府因應反共戰爭,乃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當第一屆國民大會選出蔣介石、李宗仁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總統、副總統時,國家實已進入動員戡亂階段。1944年4月,在中央設計局內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派陳儀為該會主任委員,積極從事接管臺灣的準備工作;並在〈臺灣省接管計劃綱要〉中,規定「預備實施憲政,建立民權基礎」、「接管後,應積極推行地方自治」。
政經發展的牽涉權力相關選舉,1946年至1948年間,國府在台灣地區共選舉產生七種職稱的民意代表,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即縣市、省,及中央三級的民意代表機構,代表民意行使職權。1947年2月28日,不幸發生「二二八事件」,雖導火線於一次查缉私菸的紛爭,然而事件卻一發不可收拾,尤其事後演變所成立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其所提出的〈處理大綱〉之後。
1947年3月11日,南京〈中央日報〉報導:3月10日,國府蔣介石主席於的總理紀念周上指出,臺灣省所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所提出的無理要求,有取消臺灣警備司令部,繳械武器由該會保管,並要求臺灣陸海軍皆由臺灣人充任,此種要求已踰越地方政治範圍,中央自不能承認,而且日昨又有襲擊機關等不法行動相繼發生,故中央已決派軍隊赴臺,維持當地治安。諸如多位在1946年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並前往南京參加國民大會的所謂「祖國派」人士之ㄧ的張七郎,最後也都被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以背叛黨國的名義處死。
檢視二二八事件結果,導致國府撤換陳儀,改由文人魏道明接任,行政長官公署改為省政府。洪炎秋〈幾個難忘的印象─悼陳辭修副總統〉指出:1949年1月,陳誠接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警備總司令,蔣介石引退,但臺灣仍陷在一連串政治事件不斷發生的愁雲中,加上學生不斷出現「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反體制口號,導致「四‧六事件」學潮。國府為穩定臺灣政局與經濟秩序,展開全面性的實施戶口總普查,並自5月20日起全省宣佈戒嚴,對投共、擾亂治安、金融及煽動罷工罷課罷市等份子皆依〈懲治叛亂罪犯條例〉處以重刑。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雖由李宗仁代理,但蔣介石仍擔任中國國民黨總裁,並於引退之前任命陳誠為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警備總司令、蔣經國為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未到任)。11月,李宗仁稱病須出國治療;12月,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及國大代表先後聯電蔣介石復行總統職權,同時促請李氏返國;12月底,國事紛亂,國府被迫將中央政府撤遷到臺北;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復任總統職務,並以電報告知李宗仁,希望他以副總統的身份做專使,在美國爭取外援。
同時,蔣介石檢討在大陸的軍事失敗,是因為政治工作不如中共,中共軍之所以有今日的發展和勝利,主要歸功於他們對政治工作。當蔣介石復職總統,隨即宣布成立「國防部總政治部」,擔負起重建軍隊的政工制度,加強軍中的思想教育,竭誠服膺領袖的領導;並透過黨的組織建置來掌握軍隊,但隨著1950年4、5月戰事再失利,國民政府相繼棄守海南島、舟山島,轉而全力固守臺澎金馬。
- 全民專欄-09-23-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44〕中華民國戰後臺灣政經發
- 企業報導-09-23- 華視健康最前線新一季美女院長陳美齡醫師與陳
- 兩岸藝文-09-20- 多納藝術與HTC首次合作「漫遊人生–多納藝術精
- 綜合新聞-09-20- 電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在國家音樂廳舉辦
- 綜合新聞-09-20- 全國最大場新北輔導團授證表揚 千位教師齊聚擁
- 綜合新聞-09-20- AI時代來臨,探索者學院開啟「AI共學與研究」新
- 綜合新聞-09-20- 美味連結台日情誼 泰北國際雙語學校勇奪台日料
- 綜合新聞-09-20- 教育部鼓勵國內大專校院選送學生出國研修或國
- 地方新聞-09-20- 五寮筍鄉走路節盛況空前 新北客家文化活力再現
- 地方新聞-09-20- 新北農業局打造虎頭蜂熱點地圖 確保民眾登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