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五談37〕導讀與白話注江日昇《臺灣外記》(六)
(全民專欄/陳天授)江日昇《臺灣外記》除了一篇〈自序〉,和三山弟岷源陳祈永、漢陽同學弟彭一楷、雲陽誼教弟鄭應發、溫陵庚弟余世謙等四人,為其寫序之外,還有螺陽〔按:今惠安縣螺陽鎮〕洛水庚弟吳存忠為其〈序〉如下:
天底下沒有可以輕視的人,也沒有可以放棄的土地。因為土地和人物是相輔相成:人能夠建立自己的節操和名聲,那麼無論到何處都能成就一番事業;人因土地而傑出,土地也因人而變得生機勃勃,就像現今的臺灣一樣。
臺灣本來是荒蕪之地,自古以來沒有人民居住於此。直到鄭成功隱匿於此,才開闢了這篇土地;他的子孫繼承他的基業,立志模仿田橫,延續明朝已有四十多年。雖然違抗天威,侵擾沿海居民,但我們皇上崇高的德行和包容的心,憐憫他們的忠義,摒棄小嫌疑,這些年派遣官員招撫,他們保持忠義不願歸順;鄭成功無疑是堅守志向的人,鄭經也不失為承襲基業的子孫,這使得臺灣因他們而變得重要。直到氣運到盡頭時,勝國的子孫中有寧靖王朱術桂全家表現忠貞之節!波濤為他嘆息,風雨為他流淚,臺灣也因寧靖王而變得重要。
嗚呼!寧靖王死得其明,真是善哉!但鄭氏在海隅握有兵權,之前侵犯江南,之後又侵犯閩粵,因此天下只知道有鄭成功和鄭經,不知道有寧靖王和朱術桂的存在;假設朱術桂不死,他的名聲不會流傳,也會像敗葉腐草一樣默默無聞,難道不會被臺灣的山靈所嘲笑嗎?他從容就義,無愧於勝國的遺風,不辜負鄭成功開闢臺灣的壯志,也不辜負鄭經堅守的苦心;而且五位姬妃慷慨輕生,氣概勝過男子,難道臺灣的山川草木不會因此更加閃耀嗎?
如今東方的民心順應天意而回歸本朝,因此將臺灣土地納入版圖,我們皇上因此獲得統一的盛況,廣施恩澤,更加關懷生靈,使得番、漢人民都能各得其所,因此臺灣再次受到皇帝仁德的光輝照耀,將來必能在全國中更為卓越增添光彩。
在這片偏遠的海域,存在真誠守義的志士、不惜捨生取義的王孫,還有建功立業的英雄豪傑,獲得卓越的名聲;以及高人隱士、貞潔婦女,都是在眾人耳目之間清晰可見的。所以《臺灣外志》不可不撰寫。
我和江子東旭,在西粵的蒼梧〔廣西梧州市〕會面,閱讀他所編輯的《臺灣外志》。其中記錄誅殺納些違逆不屈的人、忠於國家捨生取義的事蹟,不會因時間久遠而被湮沒,確實是聖世的公論。
同時記錄文武的職名,詳實記載各官的事蹟,使後來儒生能考察歷史,知道開創臺灣的人建立他們的基業、攻克臺灣的人顯示他們的功勞、在臺灣歸順的人能理解那個時代、在臺灣殉難的人則彰顯他們的節操,根據事實來記錄,以外界的名義來形容,深刻體現《春秋》中的義理,恰好符合我們皇上勸忠勸孝的重大典範,難道不正是對於名教的貢獻嗎?
這本書可以和經典史傳相提並論,而東旭的才華見識,與左丘明、莊子、班固、馬融相比不分軒輊,一樣都會永垂不朽。我平日因為鄭經守義而羨慕鄭成功有兒子;因為朱術桂忠貞不渝而欣慰勝國有孫子。如今閱覽這本書,覺得非常符合。
我和東旭還未見面但感受彼此相通,見面後就像舊友一樣,所以不禁感到歡欣鼓舞,寫下這些文字當作序文。
螺陽洛水庚弟藎臣氏吳存忠拜書於西粵蒼梧署內。
方豪〈臺灣外志兩抄本和臺灣外記若干版本的研究〉,引上述吳存忠〈序〉的原文:
余與江子東旭,本會於西粵蒼梧,閱其所輯臺灣外志。其中誅犯順不屈之人、存亡國盡忠之事,不致荒外年久湮沒,誠聖世之公論也。且備錄文武職名,詳載各官事實,俾後來稽古儒生,知開創臺灣者建其業、攻克臺灣者顯其功、歸順臺灣者識其時、死難臺灣者彰其節,據事直書,以外名之,深有得於春秋之義,……
方豪根據上述吳存忠〈序〉指出:
可見江日昇還到過廣西梧州,而且〈臺灣外志〉的稿子也隨身帶去;吳存忠敘末題曰:「拜書於西粵蒼梧署內」,可見敘亦作於梧州。江日昇著作的顛沛流離,亦可謂與其主人同樣的命途多舛。
這也不禁令人感嘆江日昇著作生涯的顛沛流離,江日昇不僅到過廣西,也到過四川雲陽,且因父親曾在廣東為官,所以江日昇也到過廣東韓江。這也凸顯傳統中國歷代文人墨客,在未能通過科舉的進入官僚體系取得功名之前,只能過漂泊寒酸生活了。
- 全民專欄-12-09- 〔安齋五談37〕導讀與白話注江日昇《臺灣外記》
- 兩岸藝文-12-06- 北熱血校園漆彈挑戰賽 國防防毒作伙來
- 綜合新聞-12-06- 新北表揚總務有功4校9人 成立輔導團提升校園工
- 綜合新聞-12-06- 海外短期進修經驗分享 拓展教師教學視野
- 產業新聞-12-06- 2025新北1314跨年煙火 創紀錄3萬枚煙花點亮淡水
- 綜合新聞-12-06- 台北市台新高中學生文化交流41週年-情誼41 友學
- 政治經濟-12-06- 「113年度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
- 政治經濟-12-06- 教育部頒發第11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
- 綜合新聞-12-06- 技藝金手榮耀綻放!木柵高工113學年度全國技藝
- 綜合新聞-12-06- 景文高中技藝工業競賽全國奪冠〜1金手2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