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蘭花專題:永續發展系列之二 再生蘭花亂象叢生 尚欠具體有效引導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信宏)台北市議員吳志剛提倡再生蘭花,在議會多次質詢後,引起熱議與市民共鳴。如今,台北市多處公園及行道樹,已出現奼紫嫣紅景象。可惜大多民眾不清楚適當的共生植栽方法,有的在一棵樹上植了二十幾棵蘭花,有的在小樹上硬植好幾棵蘭花,亂象叢生。
吳志剛認為,市府公園處應該盡快訂出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才能使發展再生蘭花的路健康走下去。
吳志剛說,他走訪街頭,發現忠孝公園有專人認養的再生蘭花已花團錦簇,中山堂旁永綏街的行道樹上的再生蘭花爭豔搶開。四平街公園內的大樹也開出各色蘭花,讓人心曠神怡。
不過,他也發現到許多錯誤的植栽方式,像四平公園整排的櫻花,樹幹細小,卻有民眾在樹上強植栽了三顆蘭花,殊不知櫻花生性孤僻、十分嬌貴,不喜與其他植物共生,硬植入蘭花,既傷樹又傷花。又如雨聲路上的細小行道樹,被硬植入大面積的虎頭蘭、石斛蘭等,也都出現樹和花都奄奄一息的情形。
他考察後發現,忠孝公園有專人認養的植栽方式最正確,應比照加以推廣,四平公園的栽種缺乏專業指導,以鐵絲綑綁整棵樹,雖固定住了蘭花卻可能傷害了母樹的生長,種種亂象,令人憂心。
吳志剛強調,會要求公園處能盡早訂出一套民眾自行植栽再生蘭花的管理辦法,先教導民眾正確的植栽方式。例如,直徑30公分以上的路樹才能植入蘭花,一棵樹最多只能植入二棵蘭花,這樣才能維持永續的共生生命。
他特別說明,再生蘭花植入行道樹在北市已蔚為風潮,民眾的出發點是為了愛物惜福、美化市容,市府應有效引導,期待台北市未來將變成最大的戶外蘭花王國。
- 地方新聞-10-20- 世界統計日新北農業數據透明化 發布年報助農
- 地方新聞-10-20- 企業捐贈250萬消防設備 強化新北救災能量
- 地方新聞-10-20- 捷運三鶯線進度達95% 侯友宜視察拚年底完工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消防局6名教官赴東京研修 強化救災技術國際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攜手緯穎永續基金會 產官學研跨域合作復育
- 綜合新聞-10-20- 全國唯一高中創業挑戰賽決賽登場 虛擬募資實
- 綜合新聞-10-20- 2025台灣科普環島列車10周年 新北引領AI科普教育
- 綜合新聞-10-20- 國教署持續推動菸檳防制教育 強化電子煙與「喪
- 綜合新聞-10-20- 職業安全增能強化 守護校園人人有責
- 綜合新聞-10-20- 稻江護家榮獲113學年度交通安全教育特優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