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綠洲驚現保育台灣八哥 新北高灘處揭大漢溪濕地生態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時序邁入民國 114 年春夏,大漢溪人工濕地成為北台灣最熱門的生態觀察據點。高灘地工程管理處6日表示,該濕地近年透過人工營造水域與陸域環境,已吸引超過 50 種低海拔野生鳥類棲息,包括紅冠水雞、台灣八哥等代表性物種。處長黃裕斌指出,現階段正值賞鳥黃金期,建議民眾把握氣候舒適時段,帶著望遠鏡與相機前來體驗都市中的自然饗宴。
大漢溪人工濕地位於新北市板橋區與新莊區交界,緊鄰淡水河支流,面積約 28 公頃。除了具備淨化水質的功能,其獨特的濕地生態系統更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場所。黃裕斌說明,園區內劃分密植水域、開放水域及生態池等區域,透過科學管理維持水位與植被,形成適合鳥類生存的環境。根據高灘處委託專業團隊的調查,近年記錄到的鳥類數量逐年攀升,其中紅冠水雞與台灣八哥的族群穩定成長,成為濕地生態復育的成功案例。
高灘處指出,紅冠水雞是濕地常見的水鳥,其鮮紅色額甲與黃綠色腳趾相當醒目。雖名為「水雞」,牠們卻擅長在水面游動,甚至能以長腳趾在浮葉植物上行走,猶如武俠小說中的「凌波微步」。根據生態觀察,紅冠水雞主要以水生植物嫩芽、昆蟲及軟體動物為食,繁殖期間會在蘆葦叢中築巢育雛。值得注意的是,牠們的潛水能力極強,遇人類靠近時會迅速鑽入水中,僅露出鼻孔呼吸,展現驚人的生存智慧。
台灣八哥則是另一個濕地明星物種。這種原生鳥類以模仿人類語音聞名,過去曾是農村常見鳥類,但因外來種八哥競爭,族群數量銳減,於民國 97 年被列為第二級保育類動物。大漢溪濕地透過限制人為干擾、維護棲地多樣性,成為台灣八哥重要的復育據點。
高灘處長黃裕斌透露,園區內設置人工巢箱與食物補給站,並定期移除入侵植物,協助原生種穩定繁衍。目前濕地內台灣八哥的觀察紀錄已從民國 110 年的 30 隻增至近百隻,顯示棲地管理成效顯著。
對於賞鳥民眾,高灘處建議選擇清晨或黃昏時段前往,此時鳥類活動最為頻繁。園區規劃多條木棧道與觀察亭,民眾可近距離觀察鳥類而不打擾其生活。攝影愛好者則可利用長焦鏡頭捕捉紅冠水雞的動態或台灣八哥的鳴唱畫面。黃裕斌特別提醒,請勿餵食野生動物或進入禁區,以維護生態平衡。
大漢溪人工濕地的成功,不僅展現都市生態復育的可能性,也為民眾提供親近自然的機會。黃裕斌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濕地管理,透過生態監測與棲地改善,讓這片都市綠洲成為更多野生動物的家園。歡迎民眾把握春夏時節,走進大漢溪濕地,感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處。

- 地方新聞-05-06- 都市綠洲驚現保育台灣八哥 新北高灘處揭大漢
- 地方新聞-05-06- 新北市民課程查詢困難 議員鍾宏仁批學習地圖
- 地方新聞-05-06- 新北河堤護欄藏致命陷阱 議員痛批市府拿人命
- 地方新聞-05-06- 新北藍茶藝術季「解憂實驗室」登場 手作體驗
- 綜合新聞-05-06- 大安高工再度接待菲律賓學生參訪團 展現技職教
- 綜合新聞-05-06- 萬芳國小母親節社區親子健走 - 大手牽小手 幸福
- 綜合新聞-05-06- 「登峰造極‧擁抱自然」大屯畢業趣
- 綜合新聞-05-06- 「古亭好小子,捨(蛇)我其誰」~台北市古亭國小
- 綜合新聞-05-06- 「永續未來齊實踐,親子共學樂無邊」親子日園
- 綜合新聞-05-06- 從感恩到行動 潭美「愛.FUN.閃」愛心與創意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