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場改造計畫啟動 公私協力翻轉傳統樣貌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20日於市政會議發表專題報告,宣布將投入近70億元推動市場改造計畫,旨在將傳統市場從單純的採買場所,轉型為融合文化、休閒與社區功能的嶄新生活舞台。經發局長盛筱蓉以「在地味 新風景」為題指出,此計畫將為城市的人情風貌帶來新景象;市長侯友宜也強調,改造不僅是硬體翻新,更是為市民的日常生活注入驚喜與情感連結,打造城市中最有溫度的風景。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為全臺灣人口最多、攤商最密集的城市,擁有強勁的消費潛力。市府自民國108年起推動市場轉型,迄今已完成13座市場改造及3座新改建,公私部門合計投入經費達12.64億元。未來計畫將擴大執行,預計再完成8座市場改造與6座市場新改建,並引入約25億元的民間投資,加上政府機關近31.75億元的預算,總投入經費將高達69.39億元,全面提升市場環境與功能。
計畫中的新莊第一市場即為指標性案例,該市場於民國109年取得所有攤商同意後,市府決定採「異地自建」模式,打造一座全日型、複合式的新型態市場。未來除了保留傳統老攤商的人情味,更將引進文創輕食、青年創業,並結合環保惜食等公共服務,使其成為兼具溫度與質感的社區交流平台。此外,針對因市地重劃而受影響的中美、美秀等民有市場,市府也已規劃臨時中繼用地,以降低對攤商生計的衝擊,並將輔導有意願的攤商進駐新市場。
盛筱蓉局長說明,市場改造的核心理念為「整齊、明亮、品牌化、現代化」,計畫不僅著重於硬體設備的翻新,更導入經營輔導與品牌行銷策略。市府透過舉辦「好市節」、「新北黑白切大賽」、「新北油飯節」等特色活動,結合庶民美食與年節主題,串聯周邊商圈、市集及夜市,成功吸引年輕族群與觀光客,有效帶動人潮並建立市場新品牌。
新北市政府強調,老市場不應只是懷舊的符號,而是蛻變的起點。透過重新思考市場的經營模式,期望將其打造成一個有溫度、有故事的生活聚落。未來的市場將不僅是滿足日常消費的場所,更是一個能夠讓人們前來感受、交流、學習及展現文化的在地生活中心。

- 社會新聞-10-08- 新北五醫院勇奪永續行動獎 展現醫療環保雙軌
- 頭版新聞-10-08- 教育部修正「教師請假規則」 增訂身心調適假
- 社會新聞-10-08- 企業善舉捐救護車 助新北消防局提升防救能量
- 政治經濟-10-08- 議員陳乃瑜質疑民政局卸責 新北防災職掌引發
- 產業新聞-10-08- 新北大都會公園添定位指標 熊猴森樂園遊玩更
- 地方新聞-10-08-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教育廳長率幕僚長來訪麗山高
- 綜合新聞-10-08- 稻江護家時尚造型科舉辦「稻護時尚雙業師」專
- 兩岸藝文-10-08- 「悅讀之森-知識滿分」銘傳國小新圖書館啟用
- 美食天地-10-08- 臺北國際牛肉麵節10/10開幕 陳鴻解析產業革命
- 社會新聞-10-08- 新北932快速公車啟用 城際型電動巴士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