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街瑣記20〉追憶許水德先生與我的「三生有幸」
(全民專欄/陳天授)今(31)日下午傳來考試院前院長許水德不幸辭世的消息,享耆壽91歲。當時我正在整理資料與撰寫〈溫州街瑣記〉的稿子,我停了靜下來片刻,讓自己腦子裡的思緒重新做了整理。
猶記得當許水德於1985年發布擔任台北市長時,我已經住進了溫州街有一段時間了,但我一直不知道許市長有房子與我同在一個巷子裡。當時溫州街96巷已經改為羅斯福路三段283巷。
許先生從高雄市長調任台北市長過後的不久,我發現我們巷子裡的附近不時有警員走動,而且巷子還增設了一座小警衛亭,24小時都有警察輪流守衛。請教了警衛之後,才證實台北市長許水德就與我們同住在一個巷子裡。
我感到納悶的是,許市長當時為什麼沒有搬進住台北市長的官邸,我迄今不知道原因。但我清楚當時他住溫州街的房子並不寬敞,我推測室內空間應不到30坪。以市長身分住這房子常似乎小了些,當時報紙也做了許多有關許市長從小環境困苦,和他求學過程中如何奮發向上的訪問與報導。
許市長住在溫州街的時間並不長,我不知道他就是否搬進了市長官邸,但聽說他後來買了一家有名建設公司所蓋的房子。許市長溫州街的房子是否變賣不得而知,但他屋前一棵櫻花樹開的櫻花,到了開花季節依然綻放如故。
許先生一生擔任過許多重要職位,每次我聽到他調動官階的消息,總覺得他是政治的長青樹,真是「不倒翁」。許先生在擔任台北市長之後調任內政部長。1993年再調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祕書長,當時我們在辦公室最常聽到的是他常掛嘴邊的「水車哲學」,而且辦公室同仁幾乎人人一冊在手。
許先生的「水車哲學」有如「踩腳踏車論」。他指出,人生就像踩水車,水車一半在空中,一半在水裡。空氣就像理想,水就是現實,只有兼顧兩者、努力地踩,腳踏實地,事情才能圓滿順利進行。他一直到2019年發表《感恩的故事:許水德八十八歲憶往》的新書還強調他人生一直的秉持「水車哲學」。
許先生亦曾經擔任駐日代表,2015年並獲得日本天皇頒授最高榮譽的「旭日大綬章」,以表彰他促進台日交流的貢獻。我現在每星期到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授課,總會欣賞許先生應學校鄭逢時董事長之邀請,在該校商管大樓應用外語系懸掛「日本研究中心 許水德題」的一幅木匾牌子。
說來我真「三生有幸」。一是我有幸與許先生住過溫州街同一巷子的鄰居,生活安全受到比較特優的保障;二是我有幸與許先生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同事,身受其「水車哲學」影響;三是我有幸同許先生為台北城市科技大學的培育青年學子奉獻心力。(2021.03.31)
許水德溫州街舊居外貌
- 產業新聞-10-03- 航港局籲請船東儘速完成P&I投保, 10月15日起未投
- 地方新聞-10-03- 企業家為母圓夢捐贈救護車 提升新北八里區救
- 地方新聞-10-03- 批新北失智照護制度缺口 議員顏蔚慈籲整合長
- 地方新聞-10-03- 新北疏散撤離缺橫向聯繫引質疑 議員陳乃瑜要
- 綜合新聞-10-03- 國教署每年逾3億預算 協助22縣市國中小學提升教
- 綜合新聞-10-03- 特教教師新血報到 國教署辦資源班初任教師研習
- 綜合新聞-10-03- 協作平台7年成果再升級 新北市攜手慧治協會啟動
- 綜合新聞-10-03- 北大高中二期啟動 7.2億打造校園與社區共榮新地
- 綜合新聞-10-03- 北市智慧電動車技術中心揭牌 全國唯一汽機車
- 綜合新聞-10-03- 建成國中神人學長回來啦!國際紙雕藝術家鍾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