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誠園散記1〕那階段結束就是這階段的開始
(全民專欄/陳天授)那階段的結束,如果用時間來分的話,指的是在本〔全民〕專欄,寫2000年1月以前,我的生活與工作的記述,內容有【拙耕園瑣記】和【溫州街瑣記】。
【拙耕園瑣記】系列包括:《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台南府城文化記述》、《稻浪嘉南平原》、《流轉的時光:台南府城文化風華》(照片如附)、《紀事下茄苳堡》等5書,約50萬字,已全部交由「方集出版社」完成紙本書和(HyRead)電子書的發行。
【溫州街瑣記】的文字,則是那階段本專欄剛寫到結束不久。該系列包括:《近代名人文化紀事》(已出版電子書)、剛簽約的《閱讀與對話》,還有已完成文字初稿發表於本專欄的《近代學人論著記述》、《溫州街瑣記(一):本土化》、《溫州街瑣記(二):民主化》等5書,約50萬字。
這階段的開始,則是指2000年2月以後,我重回學校任教職開始的生活與工作記述。內容有【蟾蜍山瑣記】系列包括:方集出版社已經發行(HyRead)電子書的《文創漫談》、《生活隨筆》、《生命筆記》、《兩岸論衡》等4書,以及正即將撰寫的《愛誠園散記》,未來預定也將要完成這本5書,約50萬字。
這階段的開始,專欄名稱為什麼使用〔愛誠園散記〕,我想稍加說明。〔愛誠園散記〕就是在我分別任教的兩個學校的校園名稱,一是位在桃園龜山中央警察大學的「誠園」;一是位在台北關渡城市大學的「愛園」。所以,我就合稱記述這兩個校園的生活為「愛誠園散記」。
當我回校園教書之後,我就給自己立了「二不一少」的原則。「二不」是「不參與政黨活動」與「不擔任行政職務」;「一少」是「少參加應酬」。這樣的做法,無非是要把握自己在半百年紀的回到學界,能夠專注於「教學與研究」和「閱讀與書寫」。
這種日子的生活方式,迄今我已經保持了22年之久,慶幸自己現在還可以堅持下去。因此,「愛誠園散記」我將聚焦於我在這階段開始的校園記述。(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兩岸藝文-10-11- 史博館「花都尋夢」、「再見常玉」座談會 邀請
- 地方新聞-10-11- 新北市啟動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計畫 協助受災農友
- 地方新聞-10-11- 守護城市無名英雄 侯友宜表揚208位資深民防人
- 地方新聞-10-11- 老父遭詐兒機警衝地所求援 新北地政成功擋詐護
- 地方新聞-10-11- 新北遭境外污染物影響空品不佳 環保局啟動應變
- 地方新聞-10-11- 新北浮洲寵物公園升級改造 提供更友善環境
- 地方新聞-10-11- 2024臺灣女孩日 新北女孩「一步一腳印,創造女孩
- 綜合新聞-10-11- 台灣女孩日與台灣女性影像學會攜手合作 以電影
- 綜合新聞-10-11- 營造原民文化學習場域計畫 114年計畫徵件開跑
- 綜合新聞-10-11- 新北首創半導體聯盟 從國小試探到就業 挑戰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