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誠園散記17〕有書時向靜中觀
(全民專欄/陳天授)2000年2月,我到位在桃園龜山的「誠園」教書,剛到學校的前幾年,學校備有交通車從台灣大學羅斯福路附近,可以直接到達學校。當時車子是從林口下交流道,我一直沒有發覺林口有任何特別的地方。
後來,學校因為預算關係已經取消交通車的接送老師上下課。自行搭車和轉車的需要,林口是主要交會點。尤其是在林口的長庚醫院更是交通流量最大的路線。這裡行政區是分屬桃園市龜山和新北市林口,以及來自台北市通勤族的必經之處。
現在桃園捷運通車了,到機場更方便,林口發展快速,高樓林立,住林口需要經常出國的人是便利許多,但是要常住養生,可能要注意氣候變化的問題。因為,龜山和林口台地的地勢,因風大,氣溫較台北低2-3度。回憶起我初到「誠園」校園,我對林口龜山的氣候確實感到不適應而難受。特別是在一早到學校研究大樓的研究室,有時候會發現整個水泥地全是溼答答的,必須要等太陽出來之後氣溫才逐漸會好轉。
尤其像是秋冬的天氣,「誠園」校園到下午四、五點左右的時刻,有些時候校園會出現白霧茫茫一片,感覺到天色很快就要暗下來似的。也因為氣候潮濕的關係,加上我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的毛病。所以,我在研究室特別自備除溼機來減少濕氣。儘管如此,我的許多CD等碟片還是很容易受潮而無法繼續使用。
我如果整天在研究室看書,和有些時候留在研究室沙發上小寐片刻(如照片),就會感覺室內有濕氣和充滿霉味,停留時間一超過1小時,我總要走出研究室,到緊鄰的運動場小徑散散步,呼吸下新鮮空氣,身心舒暢起來,我真享受這讀書、寫書的恬靜生活。
我在「誠園」研究室裡掛了一幅對聯,右聯寫的是「無事且從閒處樂」:左聯寫的是「有書時向靜中觀」(如照片)。這對聯是好友林德雄先生當他得知我轉換工作,要到「誠園」教書的時候,他特別從他好友的書法展覽會場上購得來轉送給我的紀念物。
多年來,這幅「無事且從閒處樂,有書時向靜中觀」的對聯,一直掛在我「誠園」的研究室,它除了最能顯現我在「誠園」十多年的心境之外,更能代表這位故友與我情境的知心。他是知名藝人林志穎的父親,如今他已乘黃鶴去,但我總會時常記起當年他對我津津樂道地談到如何培養志穎的成為一位傑出藝人的種種。
現在這幅「無事且從閒處樂,有書時向靜中觀」的對聯,已經隨著我的離開「誠園」的研究室,搬到了我在「愛園」校園的研究室。我喜歡這幅對聯的陪伴,它道盡了我這些年來在「誠園」和「愛園」的心中情境,更讓我時時有股「睹物思人」的溫馨回憶。(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社會新聞-11-20- 淡水區人口將突破20萬 市府12月1日點燈慶祝新里
- 綜合新聞-11-20- 台灣學術網路內容傳遞網路服務技術革新 打造高
- 政治經濟-11-20- 別讓數位愛情傷害你!北市全面防堵數位性暴力
- 頭版新聞-11-20- 新北市通過殯葬管理自治條例草案 規範公墓與
- 企業報導-11-20- 賀台灣挺進4強 肯德基最狂優惠 限時12天 大家一
- 美食天地-11-20- 優鮮沛將美式感恩節文化帶到台北街頭
- 全民專欄-11-20- 〔安齋五談24〕〈校園詩集(十)〉
- 名人演講-11-20-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祕書長洪惠博士:工作使命 敬
- 綜合新聞-11-19- 台北「好樂」‧潛力無限:台北市113學年度學生
- 綜合新聞-11-19- 技職教育向下扎根!大安高工接待安溪國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