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筆談17〕兩岸經貿歷史的認知與期望
(全民專欄/陳天授)本(4)月10日,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以「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長的身分,在北京會見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兩岸企業家峰會」成立宗旨,是為營造兩岸企業合作新機遇,開創兩岸經貿關係新格局。該會的前身是「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2013年起改名「兩岸企業家峰會」,每年在兩岸輪流舉行。
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陸方強調希望讓廣大台胞台企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陸方亦將致力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但台獨勢力與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劉兆玄則表示,盼能把兩岸企業家峰會發揚光大,藉此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我們從認知兩岸關係與促進經貿交流的歷史,從比較具體有規模進展的時間來檢視:荷蘭佔領台灣時期的1624-1662年間,荷蘭為發展台灣農業經濟,特別提出各項的獎勵措施,歡迎大陸漢人移民來台,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是兩岸的「獎勵性移民的經貿」;南明鄭氏東寧王國統治台灣的1662-1683年間,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是兩岸的「軍屯性移民的經貿」;清治台灣時期的1683-1895年間,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是兩岸的「移墾性移民的經貿」;日本統治台灣的1895-1945年間,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是兩岸的「阻隔性掠奪的經貿」;1949年以後中華民國政府來台的初期,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是兩岸的「軍事性移民的經貿」。(參閱拙作《台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四):民族主義與兩岸篇》)。
承上述,兩岸經貿關係在受到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的「阻隔性掠奪的經貿」之外,基本上,兩岸經貿發展的歷史,對於海峽兩岸的人民與生活是絕對利多於弊的。從這角度,我們是樂見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的率團到大陸參訪與促進兩岸經貿的交流。正如劉兆玄將兩岸的企業家合作形容為「台海和平的壓艙石」,符合國民黨「親美和中」的國際與兩岸發展的主軸。
但「親美和中」是有別於當前台灣執政黨民進黨主張的「親美抗中」主軸。特別是民進黨中執會今(12)日下午提名,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總統大選,也等於民進黨選戰模式將正式啟動。
賴清德發表談話,其中著重兩岸論述,喊話中共應該體認戰爭沒有贏家,民主是中華民國台灣最大共識,也提到總統蔡英文出訪友邦之際、馬英九前總統訪中行,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意義,2024總統大選不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而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
尤其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台灣)事實上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另行宣佈獨立,根據事實和主流民意,台灣並沒有統獨的問題。」、「中國必須要深刻體認到,如果對台發動戰爭,台灣固然最將直接受創,但是所掀起的全球的災難中國也難以承受。」、「(2024選舉)也不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而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民主才是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持續壯大中華民國台灣。」
2024年總統大選也即將檢驗民進黨「親美抗中」的兩岸策略,以及賴清德在任行政院期間正式對外表明的他是「務實台獨工作者」。從兩岸經貿發展歷史的認知,我們期望以「親美和中」為主軸的兩岸關係發展,可以為兩岸人民帶來真正的和平與福祉。那就要觀察國民黨提名的人選和他的兩岸論述了。(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地方新聞-10-23- 高師大攜手五家企業簽署教育大數據策略聯盟 共
- 美食天地-10-23- 30家夯店線上「數位共好」訂單增3成
- 綜合新聞-10-23- 台北市無人機教師研習補助考證費用獲熱烈迴響
- 兩岸藝文-10-23- 走進校園,走進學美─看見校園環境的美感蛻變
- 產業新聞-10-23- 三峽安溪里美人樹盛開 新北秋日賞花好去處
- 政治經濟-10-23- 新北招商大躍進 DEKRA德凱認證投資總部啟用
- 產業新聞-10-23- 新北捷運加速推進 六線齊發打造國際級交通網
- 地方新聞-10-23- 三峽興隆宮重建上樑 百年媽祖廟重生成老街地
- 社會新聞-10-23- 30家夯店線上「數位共好」 訂單增3成
- 頭版新聞-10-23- 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112年度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