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續談51〕從經濟依賴發展經驗談中國「一帶一路」意義
(全民專欄/陳天授)今(2023)年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本(10)月17-18日已圓滿在北京舉行與落幕。這項「一帶一路」倡議是由當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政策,在22個國家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帶動近兆美元的重大投資規模,希望到2030年幫助近4千萬人可以擺脫極端與中度貧困,提升人民生活水準。
這次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計有:俄羅斯、匈牙利、泰國、印尼、越南、智利、巴基斯坦等多國政要參加,共賀倡議提出十周年(2013-2023)。對東道主中國而言,繼續以互聯互通和高質量發展,推動全球南方團結、繁榮之外,還有更大的雄心。儘管被一些西方國家批評,這是讓窮國債台高築的禍首,甚至是中國企圖重塑與稱霸世界的武器。
根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並舉行記者會指出,共建「一帶一路」並非中國一家獨奏,而是共建國家的合唱,且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平臺。
自開始推動以來,已從四個面向取得成果:一、是中老鐵路、雅萬高鐵與中歐班列等標誌性項目的「硬聯通」;二、是深化規則標準領域合作,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還有相關自貿協定、標準化合作協議等「軟聯通」;三、是文教、旅遊、體育與考古等領域合作的「心聯通」;四、是貿易投資。特別是在2013至2022年間,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19.1兆美元,年均增長6.4%;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2,400億美元。
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目標與可行性,當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為,它不是單純只是從先進國家的產能輸出到落後國家,或是單純的資本輸出和商品交換,而是必須透過基礎工程設施的建設,來為新型經濟發展的奠定基礎,因應地緣政治上高風險國家中普遍存在社會貧窮與政權動蕩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尤其要特別強調這在當今「非殖民化」的時代事實上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在「一帶一路」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共建「一帶一路」不搞意識形態對立,不搞地緣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團政治對抗,反對單邊制裁,反對經濟脅迫,也反對「脫鉤斷鏈」。中方願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夥伴關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而作出不懈努力。
並且宣佈中國支持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8項行動。包括:1.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路;2.支援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3.開展務實合作;4.促進綠色發展;5.推動科技創新;6.支持民間交往;7.建設廉潔之路;8.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
同時,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各設立人民幣3,500億元融資視窗,絲路基金新增資金人民幣800億元,以市場化、商業化方式支援共建「一帶一路」專案。中方將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與更多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把別人的發展視為威脅,把經濟相互依存視為風險,不會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發展得更快。
承上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目標與可行性方案,對於共同合作協力的國家,並且建立起「非殖民化」共識,和接受援助或提出貸款國家的政府也都可以保持廉能的話,這讓我們聯想起二戰結束後,包括先有日本與西德接受美國援助,後又有亞洲四小龍等國家在經濟發展上成功的經驗。(參閱拙作《台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一):資本主義與市場篇》,照片如附)。
這是1970年代經濟有「依賴」,又有「發展」的所謂「依賴發展」成功的先例,可提供做為推動「一帶一路」的最佳參考,也是我們樂觀預期推動「一帶一路」成功的具有時代意義。
- 地方新聞-09-12- 霹靂小組拂曉攻堅破門 新北刑大查獲業賭場逮
- 地方新聞-09-12- 總統杯慢速壘球賽落幕 新北消防擊敗北市警局奪
- 地方新聞-09-12- 新北義民祭首納性平亮點 瘋家皇后遊行跨界對話
- 地方新聞-09-12- 財劃法25年未修釀失衡 新北國民黨團批民進黨執
- 地方新聞-09-12- 首屆「潮月新莊」9/27 登場 新北廟街、新月廣場
- 綜合新聞-09-12- 台北市13校共襄盛舉!廣達游於藝巡迴展「生活畫
- 產業新聞-09-12-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攜手外貿協會 拓展台灣品
- 綜合新聞-09-12- APP+3D電影雙管齊下!新北打造沉浸式校園反毒學
- 綜合新聞-09-12- 新北雙榮耀!再奪永續微電影獎 校舍活化 美感旅
- 綜合新聞-09-12- 東門國小-本校學生於下課時間於操場相碰事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