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續談55〕歷史臺灣光復節紀念日的衍義
(全民專欄/陳天授)今(25)日,是臺灣光復78週年紀念日,我的心情感受是這天的日子,已經沒有1987年解嚴前後的慶祝活動,更無法想像與我們在1970年代前後念書時期參與政府舉辦的各項熱烈慶祝活動,這凸顯的正是近、現代以來,台灣歷史發展與世界國家之間的複雜關係。
1868年,日本維新運動與大清的自強運動,「甲午戰爭」的檢驗了日本成功與大清失敗的強烈對比,日本儼然已經成為亞洲帝國主義的侵略者,尤其再入侵朝鮮之後,更於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又一舉擊敗素有「北極熊之稱」的俄國。
1895年,日本與大清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從此改變了臺灣人的命運。1937年7月7日,對日戰爭全面爆發,抗戰期間,臺灣人民不但積極反抗日本殖民統治,亦曾赴大陸參與抗戰,組織臺灣義勇隊,配合國軍抵禦日本侵略,歷經8年的長期浴血作戰,直到本於1945年8月15日的宣布投降。
10月25日,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中國戰區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主要參加人員包括1.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陳儀、葛敬恩、柯遠芬、黃朝琴、游彌堅、宋斐如、李萬居;2.臺灣人民代表:林獻堂、陳炘、黃榮老、林茂生;3.日軍代表:安藤利吉、諫山春樹、須田一二三、中澤佑;4.盟軍代表:洛克(Edwin Locke, Jr.)、顧德里上校(Cecil J. Gridley)、柏克上校(Col. Henry Berk)、和禮上校(Ulmont W. Holly)、葛超智(George Henry Kerr)等。正式宣告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澎湖諸島,結束日本對臺灣51年的統治。
同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作,機關處所設於原臺北市役所(即現今行政院院址)。翌年(1946年)10月18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佈命令,訂定受降典禮的10月25日為「臺灣光復節」,簡稱「光復節」。之後,陳波作詞、陳泗治作曲的〈台灣光復紀念歌〉一直還傳唱著:「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國家恩惠情分深長,不能忘……」。
今天,台灣光復節的紀念慶祝活動,不但隨著國民黨主政權的失去而顯得落寞,也影響了國人研究抗日戰爭歷史的興趣與重視。我特地聽了〈台灣光復紀念歌〉,並且重新閱讀了郝柏村口述、傅應川等筆記、周玉山總核稿的《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如附照片),重溫了這段八年的抗日戰爭,與衍義這紀念台灣光復節的歷史事件,我也特別記下今年的如何度過一個沒有熱烈氣氛活動的台灣光復節。
- 地方新聞-09-12- 霹靂小組拂曉攻堅破門 新北刑大查獲業賭場逮
- 地方新聞-09-12- 總統杯慢速壘球賽落幕 新北消防擊敗北市警局奪
- 地方新聞-09-12- 新北義民祭首納性平亮點 瘋家皇后遊行跨界對話
- 地方新聞-09-12- 財劃法25年未修釀失衡 新北國民黨團批民進黨執
- 地方新聞-09-12- 首屆「潮月新莊」9/27 登場 新北廟街、新月廣場
- 綜合新聞-09-12- 台北市13校共襄盛舉!廣達游於藝巡迴展「生活畫
- 產業新聞-09-12-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攜手外貿協會 拓展台灣品
- 綜合新聞-09-12- APP+3D電影雙管齊下!新北打造沉浸式校園反毒學
- 綜合新聞-09-12- 新北雙榮耀!再奪永續微電影獎 校舍活化 美感旅
- 綜合新聞-09-12- 東門國小-本校學生於下課時間於操場相碰事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