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續談54〕《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八):文創產業與法政篇》提要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3-10-24 人氣:

〔安齋續談54〕《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八):文創產業與法政篇》提要

(全民專欄/陳天授)本書(照片如附)是作者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論述資本主義思想對於臺灣政經發展的影響,特別是儒家文化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作者在書中指出,儒家基本上重視的商人精神和傳統倫理,也舉例胡適(1891-1962)在〈說儒〉一文,和余英時(1930-2021)在《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一書,提到儒家「原商」遠源流長的引申中國宗教倫理和商業道德,印證現代企業的宗教面、倫理面需求,充分彰顯了當前企業或商業發展的重視「客製型服務」精神。

作者也關注「客製型服務」(Hospitality)的思維,是當前和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服務主流,尤其與儒家思想比較密切的東北亞國家和大中華生活圈的社會,都有可以推廣「客製型服務」空間的商業市場,成就了每一個現代國家為發展產業,就不能忽視強調「客製型服務」精神的文創產業。

本書第一部分〔文創產業篇〕,收錄:〈文化創意產業導論──以文化資源創新的發展臺灣中小企業〉、〈商業發展與城市文化的演進──近代臺灣重商主義的形成與轉折(1624-1895)〉、〈兩岸城市文創產業發展的趨勢與展望──臺灣淡水老街與山東台兒莊古城的比較〉、〈殖民城市的形塑與全球化挑戰──比較臺灣臺南與韓國慶州的古都文化〉、〈城市文創產業在地化與國際化發展──以臺北市北投地區的觀光行銷策略為例〉等五篇。

上述五篇的部分文字,作者曾收錄在2013年9月由蘭臺出版社印行的《文創產業與城市行銷》一書,這些論文大部分是作者曾經先後在多次的研討會中發表過。作者強調文創產業發展與城市文化的整合性行銷意義,當喚醒人類對在地歷史文化和環境生態保護的珍惜。

本書第二部分〔文學藝術篇〕,收錄:〈當代臺灣文化資源的創新轉化——以胡適、余英時論著的文化再生為例〉、〈二戰前後臺灣社會雙源匯流文學意識——以蘇新、楊逵、葉石濤為例〉、〈臺灣戒嚴時期文藝政策的發展與變遷——從「再中國化」到「本土化」的文化衍變〉等三篇。

〈當代臺灣文化資源的創新轉化——以胡適、余英時論著的文化再生為例〉,緣起於作者於2016年起至2019年的連續4年間,擔任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顯裕教授發表論文的與談人。〈二戰前後臺灣社會雙源匯流文學意識——以蘇新、楊逵、葉石濤為例〉,與〈臺灣戒嚴時期文藝政策的發展與變遷——從「再中國化」到「本土化」的文化衍變〉等二篇,是延續作者發表〈日治中期臺灣設置議會與新文化運動〉和〈戰後初期吳新榮政治參與與文學創作〉之後的書寫。也是作者後來出版《筆記與對話——臺灣百年雙源匯流文學的淒美絢麗》的主要內容。

本書第三部分〔法政生活篇〕,收錄:〈近代臺灣政經體制與警察關係的演變之探討〉、〈政經轉型與警察角色變遷的分析〉、〈政策制定:《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立法過程的評析〉等三篇。分別是作者發表於臺灣省諮議會2008年度專案研究,和登載於2001年1月、2002年9月,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134期、144期的論文。

作者也從當前「客製型服務」的行銷概念與功能,充分運用在「社區警政服務」上,特別是現代警察的功能已調整為「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現代警察不只是重視社區警政服務的管理思維,也就是要著重顧客導向、問題導向、回應問題的服務社區居民,建立以「以民為尊」、「以人為本」的社區警政,契合「客製型服務」所要達成的目標。

本書第四部分〔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一至卷八)要目〕,作者特別收錄:(卷一)資本主義與市場篇、(卷二)社會科學與警察篇、(卷三)自由主義與民主篇、(卷四)民族主義與兩岸篇、(卷五)臺灣治安史略、(卷六)人文主義與文化篇、(卷七)政治經濟學與本土篇,及本書(卷八)文創產業與法政篇,以利提供讀者參考。

作者提到他之所以要臚列這全八卷的要目,正是代表他研究政治經濟學與撰寫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的歷程,所謂「辛苦不尋常、十年磨一劍」的累積發表了相關論文的彙集。特別是,作者現在預定在已完成〈臺灣治安史略〉與〈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小史〉兩篇論文的基礎上,自勉未來增修寫成《臺灣治安史》與《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的兩本專書,這又將是作者繼本論叢(卷一至卷八)套書出版之後的再次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