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三談44〕清治時期臺灣農業資本主義中期發展(一)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3-08 人氣:

〔安齋三談44〕清治時期臺灣農業資本主義中期發展(一)

(全民專欄/陳天授)清治時期臺灣農業資本主義中期發展,面對的是有些國家因為歷經工業革命,因此變得富有;有的國家沒有參與工業革命,因此貧窮。由於人類真正讓市場、行銷人員、消費者者之間的關係產生變化的,是帶來第二波革命財富的工業革命。數百萬農民原本的主要生活方式是貨幣經濟外的產銷合一,工業化將其變成貨幣經濟內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從而對市場產生高度依賴。

工業革命時代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強調顯而易見的短期貿易利益,鼓勵了各國進行降低關稅談判,並且向國際市場敞開大門。19世紀,工業資本主義思想並未孕育「平等社會」的觀念,不但造成地主階層越來越富有,而土地耕作勞動階層卻越來越貧困的社會現象,而且凸顯工業資本家的快速累積財力,其富裕的程度更超乎地主或國王所比擬想像的。

回溯18世紀末的英國仍是一個節奏緩慢的「前現代」社會,以小農生產為主,工業也還只是以家庭手工業為基礎,以機器和工廠制為主的生產方式還未誕生。然而,社會上倒普遍體認了「分工」善用資源的利益,有不少依靠分包圖利的企業,積極參與全球商業活動,建構形成出所謂「原始的工業」(proto-industry)。正如中世紀的羅馬帝國在歐洲經過長期、大範圍爭奪的廢墟中崛起一樣,工業資本主義戰勝歐洲君主體制重商主義千瘡百孔的基礎,登上國際資本主義強權的歷史舞台。

商業資本主義活動此時,在英國工業革命之前已經發展了上百年的歷史。然而,一直要到工業革命時代資本主義才是英國的市場轉向而建立其霸權的時期。由於中產階級掌握政府權力體系,並將自由經濟的思想發揮在國際市場利益的爭奪,並由工業資本主義結合殖民主義,和國家主義也遵循同樣的路徑結合起來,創造英國形塑一個新的霸權國家。

近代工業的發展上,資本主義和地主階級的統治制度,其所對立的統治基礎、方式和權力體系顯得非常重要。地主階級統治者將權力等同於他們領土的範圍,以及人口稠密程度,而把市場或資本看作是追求領土擴張的一種手段或者副產品。實施資本主義統治者則將政府權力等同於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了稀少資源,而視領土獲得為資本累積的副產品。

18世紀中葉,當英國在工業革命以後,製造業與服務業逐漸取代農業發展所得,資金與技術也隨著向國外擴展,生產力得以持久迅速的成長,而且人員工作效率、商品品質和服務水準都可以達到利潤極大化的目標。

因此,大英帝國的特殊處在於經濟面而非政治面的優勢。檢視1720年代一種新穎的工商業資本主義浪潮實際上席捲整個歐洲大陸,這是1820年代荷蘭在國際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市場利益衰落的決定性因素,荷蘭商人無力阻擋,亦無法逆轉這股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浪潮。1815年,特別英國擊敗拿破崙法蘭西第一帝國後,加上英國發生的蒸汽機工業革命,國力如虎上添翼的更加展現優勢。

然而,西歐在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確實受到封建貴族的層層束縛。19世紀初,英國到了紡織業興盛時,也因為政治上的干預太多,為地主所把持的議會為了保護該國的農業市場,遂採取徵收很高的保護性關稅,此即《穀物法》的立法經過,其實施結果因而威脅到英國出口市場的利益。

國際經濟體系和市場在尚未實現工業化的其他地區,由於英國的實行保護政策而無法出售其農產品,又如何來購買只有英國才能夠提供的工業產品?所以,曼徹斯特商界成為反對整個地主所有制,發動抵制《穀物法》,並作為1838年到1846年間「反穀物法同盟」的支柱。《穀物法》的妨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特別是貿易的推展,曼徹斯特商界因而聯合以紡織業為中心,形成一股自由開明思潮,要求政治和經濟的自由化。

當時崛起的英國,自從實施圈地的農業資本主義現代化運動以來,被圈住的包括飼養羊隻的農場和種植穀物的農用地,導致數千萬家庭失去了土地,農民的生活方式被摧毀了。相對地,也為新生工業體系迅速造就了土地和勞動力的商品化。

1760年代至1830年代,英國以棉工業機械化大量生產,導致工業資本主義貿易市場的發展。1815年,尤其是當建立第一家使用蒸汽動力的現代棉布工廠取代羊毛產品之後。通常羊毛主要出產在英國,棉布則依賴來自英國殖民地西印度公司,和後來北美洲的種植園。為了使用蒸汽機車,就需要大量的煤,也催生了鐵路和汽船,產生比較具規模企業體與巨大市場。

工業革命中的每一項技術創新與發明,都經過了相當時間的蘊釀,才會對社會造成衝擊。蒸氣機和煉製鋼、冶金的技術也都經過長時間的測試,才被順利運用在工業資本主義的生產上。生產大規模化所帶來優質羊毛產品貿易的擴張,厚植了最終支配英國社會的強大市場實力,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影響的範圍不僅在城鎮、農村,在擴及政經權力層面上的分配上,更產生結構性的改變。

標榜工業資本主義經濟的英國取代以城市經濟為主的荷蘭,成為國際資本主義市場的霸權之後,即針對亞非洲大陸、大清帝國及其鄰近國家展開資本主義殖民地的侵略。例如1842年,英國占有香港、美國逼迫日本打開鎖國;1859年,法國勢力進入交趾支那(南越沿岸)。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接受「印度皇帝」的頭銜,英國的領土屬地遍及七大洲、五大洋,正是「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霸權的巔峰。

這種工業資本主義經濟結構體系的大變動,可追溯於資本主義的國際市場化。尤其是財產權的保障,以及公共與私人在金融資本市場方面的發展,不僅是英國後來快速募集資金的工具,當時英國若沒有經過金融革命是不可能擊敗法國,來幫助其達成工業資本主義國際市場上霸權國家的目標。

工業革命的特點就是在一個複雜化、專業化和資本化的工業發展體系中,從事於高風險生產,改變了商業與工業之間的關係。工業生產不再是商人作為從事於企業經營而組織的商業附屬品;它開始涉及到長期的投資與風險的規劃,除非生產的風險降低,評估了預期投入都能達到目標的條件下才繼續投資。

19世紀20年代,凸顯英國這種資本主義經營型態的改變,意味著工業生產要素的提供,在勞力、資本、貨物,及企業家經營能力都能充分發揮效能與效率。英國也從一個商業資本主義國家快速轉化成為工業資本主義國家。

回溯1815年,英國確立了工業資本主義國際強權國家之後,英國開始廢止以前的一些商業保護條款,開放了過去對機械出口、工匠外移、貿易和航海的限制。在此同時,英國高唱經濟自由的論調,主張分工專業的合作生產方式,鼓吹其他國家開放市場,透過彼此貿易來增進利益。

當全球都渴望得到廉價工業產品的誘惑下,英國為自己的工業生產創造極大利潤。如果歐洲國家不願意讓英國貨進口,英國更藉由運輸業的發展,促使大量地降低運輸成本,體現在對所有行業和貿易的影響,英國還是可以擴展到歐洲國家以外的地區來進行貿易。這也凸顯運輸業對全球工業化發展,尤其是滋養殖民主義,和影響帝國主義的發展。同時,更加彰顯資本主義經濟權與政治權之間互動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