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三談56〕日治時期臺灣農業資本主義晚期發展(二)
(全民專欄/陳天授)「殖民地」一詞在使用之初,並沒有任何負面意義。在古代僅代表一群人進駐至遠方的一個居留地,如迦太基至腓尼基的居留(殖民)地,或希臘人在義大利的居留(殖民)地,乃至閩粵人在臺灣的居留(殖民)地。
但是,正如現在我們所知道的,當一群人進駐另外一個地方後,必定會發生某種程度的取代作用。而取代過程則不可能完全完美無缺。至少從受害者的角度來論,必定在手段、道德上有所缺憾。因此,到外地居留的體系(殖民主義)顯然無法得到好評。
在近代,我們將殖民主義擴張解釋為「任何經濟上或政治上依存的情況」。不論最後是否發生人口取代,只要有依存關係發生,便可稱之為殖民主義,而為「殖民」兩字帶來無限的貶損之意。許多人在批評現代外國或西方對世界的統治支配時,改用殖民主義,而不在使用舊的帝國主義,因為殖民主義聽起來更糟糕。
19世紀,帝國主義的出現,起因於英國在國際市場霸權的式微與現代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美國、德國等新興國家在政治、軍事與經濟力量相對增強。典型帝國國家的特點,即以專制君主為首、由中央協調、行政和軍事體職能分化的行政和軍事體。
帝國不是一個「主權」國家,而是擁有不同「治權」的結盟機構所組成的政治實體,其政策是由皇帝、選舉人和帝國議會所決定。這種勢力近乎均等的國際關係與新興民族主義,導致一個高度競爭的國際市場體系;帝國主義者之間的相互競爭,造成國際市場利益的衝突,加上科技與通訊交通的發展,加強了對海外市場的控制。
帝國主義是政府運用策略和外交以獲得被保護國的土地,並增加工業發展、貿易和投資的機會。20世紀,最典型的殖民主義思想,殖民體制是一個殖民母國與殖民地之間脈絡相連的結構。經由這個結構,使殖民地的經濟、社會均從屬於殖民母國;而殖民的終極目的,就是依殖民母國的需要,剝削殖民地的經濟剩餘與社會剩餘。
帝國主義甚於殖民主義的觀點認為,海外征服和工業化就像自然法則一樣不可抗拒。國際市場利益的魅力使得東方原本孱弱的日本幕府後期,在1860年代明治維新的全面學習西方的「野蠻」,也就是帝國主義的擴張與侵略,整個國家與社會進入工業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日本帝國為證明其在工業化與軍事化所獲得的成就,在國際強權與市場分食上應該與西方國家平起平坐,終致出現強調「國權皇張」的「脫亞論」的強勢主張,而當時殖民地的最佳目標就是選定臺灣、朝鮮與衰弱的大清帝國。
回溯1592年,日本在豐臣秀吉就曾有過佔領朝鮮的王京漢城,並準備攻取大明帝國北京的舉動,特別為300年後的日本軍國主義發揮了示範作用。1895年,特別是打敗大清帝國。1902年,英國與日本簽屬「英日同盟」。1905年,打敗俄國沙皇的戰役。1910年,乃至於占領朝鮮,再再證明其自1860年代明治維新的成功。
1895-1945年,日本在臺灣長達50年的統治期間,其政治權力機制依歷任總督的統治策略,可分為:第一任到第四任的武力壓制階段(1895-1898)、第五任到第六任的政治建樹階段(1898-1918)、第七任到第十六任的安撫策略階段(1918-1936)、第十七任到第十九任的同化政策階段(1936-1945)等四個階段。
歷任的19位總督中,持有軍職的武官一共有樺山資紀等10位,超過總數的二分之ㄧ,合計執政的時間有28年,也超過日本在臺50年的一半,軍國主義治臺也因此得名。一般對軍國主義的定義,其本質與帝國主義的意涵相同,只是軍國主義更凸顯其強調軍事武力戰爭的必要性。
日本統治臺灣的軍國主義體制,日治在臺總督從樺山資紀至明石元二郎,屬於前期武官總督;從田健治郎至中川健藏,屬於文官總督;從小林躋造至安藤利吉,屬於後期武官總督。
行政區域的變遷,從1895年6月的軍政時期由3縣1廳7支廳,同年6月改為1縣2民政支部1廳4支廳9出張所;1896年3月至1898年6月的縣廳時期,由3縣1廳改為7縣1廳;1901年11月至1909年11月的廳治時期,由20廳改為12廳;1920年9月以後的州廳時期,由5州2廳至1926年7月改為5州3廳。
回溯日本自16世紀後半葉以前,和原始中國一樣鎖國,是完全被一個皇帝所統治的封建國家。1603年,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建立於江戶(今東京)。而幕府體制是由幕府和267個藩進行統治,日本天皇只處理原則性的事,而非日常事務。在這樣的幕府體制之下,1688年至1703年的元祿年代,出現了經濟繁榮、文化興盛,但是進入19世紀之後,面對歐美帝國主義殖民者的威脅與日俱增。
幕府時代藩主對藩地擁有絕對權利,藩主與藩主之間經常發生戰爭。直到1867年至1868年日本發生一場結構性革命,幕府體制被推翻,國家的控制權回到京都的天皇手上,終於結束了250年的德川(江戶)幕府時代,進入明治年代(1868-1912)。但是日本人並不稱這個權力體系的改變為革命,而是認為這是恢復舊秩序。
日本在開始進行軍國主義侵略的時候,其國內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環境條件還相當脆弱。所以,日本佔領臺灣之初,其國內並不存在必須迫切佔領臺灣的需要因素,只是在歐美帝國主義列強競相奪取他國領土的熱潮中,誘使日本佔領臺灣的成熟行動也具有帝國主義意義,而被稱之為「早熟的帝國主義」。
當日本記取過去日本勢力從臺灣撤出,而讓荷蘭勢力完全掌控臺灣市場利益的慘痛經驗,促使日本政府決心排除英、俄、法、德等西方強國的勢力,並移轉以往臺灣與對中國市場利益的依存關係,以有利於提供作為其軍國主義南進侵略的基地。事實上,日本之所以預佔領臺灣,從日本德川末期以來的南進思想才是主導因素,國防的考慮是日本佔領臺灣的主要原因。
檢視當時日本排除英美在臺灣的資本,與1941年日本在上海排除怡和、太古等外商的手法完全相同。日本軍國資本主義在統治臺灣的過程中,屢屢爆發農民及勞動階級的抗爭運動,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臺灣地主紳士爭取政治權力,和資產階級致力發展經濟的受挫,亦導致了臺灣的自治運動。日治時期臺灣資本主義發展的背景,其母國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亦藉由佔領及經營臺灣為發展契機,穩固其帝國主義的基礎。
對於日本軍國資本主義統治下,臺灣經歷殖民地化與近代化的雙重歷史過程,殖民地化是十分負面的經驗,近代化則正面的評價居多。相較於工業革命時期的歐洲與日本的產業發展,日本在整體發展上,占了幾項比歐洲更為優勢的條件如:長達250年的和平,沒有戰爭,沒有革命;廉價而且便利的水陸運輸;單一文化與語言;廢止舊貿易障礙,並防止新障礙的設立;發展出共同的商業文化。
從相互主體性的角度而論,臺灣與日本的關係,日本是母國,臺灣是日本的子國。所以,殖民現代性資本主義產業政策的主軸是「工業日本、農業臺灣」,迨至發動太平洋戰爭後才有所調整,形成產業不平衡發展的結構關係。如果以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朝鮮與臺灣互相比較,由於日本在戰前的擴張政策,北進一直重於南進,朝鮮則為日本北進的基地,其經濟發展以配合軍需發展的工業為主,農業不像臺灣如此強調。
相較於大清帝國臺灣末期,英美商業資本雖掌握了臺灣市場利益的支配權,但對臺灣工業資本主義發展並沒有做長遠規劃。日治臺灣軍國資本主義產業發展的過程,基本上始於1900年代後期製糖業的勃興,經過20年代中期蓬萊米的普及,最後是30年代後期工業化的推展。亦即受到初期「工業日本農業台灣」,與後期「工業台灣農業南洋」的殖民政策宰制。
- 地方新聞-10-02- 山陀兒颱風來襲 新北防汛整備嚴陣以待 陳副市長
- 地方新聞-10-01- 捷運汐止東湖線招標進展順利 可望年底簽約202
- 綜合新聞-10-01- 教育部113年公費留學考試10月5日登場
- 綜合新聞-10-01- 與公共議題同行「113年公共事務人才培力課程」
- 綜合新聞-10-01- 大安高工舉辦113年度國際教育交流接待實務研習
- 綜合新聞-10-01- 因應山陀兒(Krathon)颱風來襲本市疏散(水)門
- 綜合新聞-10-01- 新北十二年國教宣導團陪伴學子適性揚才 在地就
- 綜合新聞-10-01- 促進友善校園 推動特教人力性別平等教育知能
- 地方新聞-10-01- 新北採購百萬劑疫苗今開打 侯友宜呼籲大家踴躍
- 社會新聞-10-01- 美女製作人陳力瑜知命之年 好運不斷 客戶源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