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三談60〕日治臺灣工業資本主義初期發展(三)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4-01 人氣:

〔安齋三談60〕日治臺灣工業資本主義初期發展(三)

(全民專欄/陳天授)日本軍國資本主義統治臺灣期間,臺灣人反殖民主義、反帝國主義的主要抗爭運動,在統治初期主要是以武裝戰爭的方式直接對抗日本統治,大有以「臺灣為中國的大陸化」對抗「臺灣為日本的內地化」態勢。是屬於前近代式的士紳集團反抗外來統治者的行動,尚未建立基於主權在民的國民國家之抵抗運動。

1914年,林獻堂與日本自由黨黨魁板垣退助共倡「臺灣同化會」的成立,該階段的源起主要是受到現代自由民主、民族自決及馬克思主義啟發的知識份子普遍覺醒,領導了非武裝的、社會及政治的抗日活動。凸顯在前期即民族主義運動的聯合陣線時期,後期則為民族主義運動與階段鬥爭運動的對抗時期。

當時對日的抗爭運動,基本上,公開的政治運動具備右翼、合法的改良主義色彩,主張民眾與本土資產階級都是殖民壓迫的受害者,應緊密團結一致反對殖民者,資產階級和普通老百姓不應因意識型態不同而分裂。

然而,暗地裡的左翼政治活動,則以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農民運動及工人運動為核心,其終極目標是透過革命手段,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馬克思主義思想也因而在這階段於臺灣傳播開來。

那些被征服、主宰和統治的殖民地,它們沒有什麼選擇餘地,它們的命運是由殖民者決定。被殖民的國家有的採取抵抗策略,有的採取妥協讓步,有的全心全意西化,有的選擇某種改革,以獲取西方的科學技術,又不失去本國的文化機制。

1921年以前,臺灣人民為要求結束對臺灣殖民統治的專制制度與不公平待遇,極欲爭取廢除《六三法》。當帝國議會決議延長《六三法》,不顧臺灣人民的意願時,臺灣人民要凸顯臺灣人與日本人的特殊性,則改以爭取地方自治為目標,成立「臺灣文化協會」,以提高文化之名,行農民與勞工運動之實,使其自覺投入對殖民統治的抗爭。

1927年,部分左翼民族主義者因以不贊同無產階級路線,而退出「臺灣文化協會」,另組「臺灣民眾黨」,這政黨成為了近代臺灣第一個成立的本土政黨。「臺灣文化協會」也因此在臺灣共產黨的影響下迅速向左轉,成為總督府鎮壓的目標。

臺灣文化協會的分裂,導因雙方對於臺灣是否已具有資本主義發展的爭論,一方認為臺灣根本尚未有資本主義的存在,必須促進臺灣人資本家的發展,俾能達成與日本資本家抗衡的地位,因而主張推動民族運動;一方認為臺灣是有資本家,只是受制於日本資本家而未能獨力發展,且集中少數資本家和地主,為解放大多數被壓迫的勞工及農民,則主張非階級鬥爭不可,並退出臺灣文化協會,另組臺灣民眾黨。

然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的受到壓制,相對地也延續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臺灣的發展。日本軍國資本主義體制對臺灣教育文化思想的控制,亦完全是受到國家武力與政治權力實際運作的影響,也是幕後文化傳播的支撐。文化軍國主義必須建立起殖民教育與教師訓練的體系。在文化、教育政策上,透過國語傳習所與國語學校,發展現代化教育和移植日本語言。

在教育政策上,臺灣在日治以前的傳統社會,受教育是少數人的專利,每個人都應該受教育是近代社會的進步觀念。到了1944年,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高達71.1%,在亞洲可能僅次於日本。其中凸顯日本除了在統治上最為實用的醫師養成教育之外,重點大多集中在產業技術面,對文法等社學科學教育方面臺灣人仍是受到相當大的限制。

總督府藉引導臺灣青年從事既賺錢又遠離政治的醫師職業,防止具有政治覺悟和文化意識的臺灣菁英向日本統治挑戰。文化是人類歷史上年齡最高的老人,經濟型態曾先後更換,政治體制可被摧毀,社會可以新舊交替,但文化繼續走自己的路,文化同時也是政治、經濟的擴張,更凸顯了帝國主義政府積極推動向內地日本化政策的目的。

英國對美洲殖民的特點,是結合領土擴張和中央集權的過程;而領土擴張和中央集權則在貿易、殖民地和海上霸權上實現。殖民政策的目的,在保護商人的貿易利益,和確保一個更嚴密和有效的殖民地政府;但對殖民地的人民而言,儘管他們接受効忠王權的臣民責任,卻早就開始為政治上的自由而奮鬥了。

相對於臺灣人民對日本統治的抗爭,似乎力有未逮;加上日本政府嚴厲箝制臺灣的言論和出版自由,新聞紙的發行,要得總督府的許可,但臺灣人日刊新聞紙除了「臺灣民生報」之外,從未獲得許可。只有過去在東京以周刊方式發行的《臺灣民報》,在1927年才開始被許可遷回臺北印行,其過程甚為曲折。

溯自1918年林獻堂在東京以撤廢《六三法》為目標組成「啟發會」,1920年改名「新名會」,並與「臺灣青年會」共同創立機關雜誌《臺灣青年》月刊,1922年4月改稱《臺灣》,翌年改為漢文半月刊的新聞型態《臺灣民報》。先後再改為旬刊、週刊;1927年,把發行所遷回臺灣之後,先後再改稱《臺灣新民報》(週刊),1932年4月15日發行日刊。

這是日治臺灣唯一由臺灣人所辦的新聞報,也是持續刊行最久的機關報。其他即使是日本出版的雜誌期刊,輸入臺灣時也必須接受嚴格檢查,有時甚至禁止進口。這是一種嚴格的文化思想的箝制,臺灣人意識受到非人道壓制。

18、19紀英國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初期,少不得要母國軍備的保護,在重商政策之下,當然要考慮母國資本家的利益,殖民地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農產品和工業原料,以及為英國製成品提供市場。因此,北美洲的殖民地並無需成為一個獨立的經濟單元。

同樣地日本統治臺灣,除了統一度量衡與貨幣、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引進工業基礎建設、避免其他殖民地常見的大都市現象等殖民現代性的作為之外,尚包括:剷除臺灣傳統式政治菁英與教育體系,以日本人和親日臺灣商人取代;指導民間投資,直接改善民眾健康、衛生及物質生活。

日治臺灣的建設,也不全然是殖民政策的內地化結果,在推動殖民化的過程中實亦意涵著現代化的功用,而相當地具有文明化的效果。臺灣人儘管大部分被排除在實際的政治參與之外,臺灣人仍可能被容許取得產業發展上的成果,前提是必須配合強大政府機關的運作。所以,日治時期臺灣資本主義產業的內地化的同時,也建構了總督府透過政治力可以完全控制,且滲透到民眾最基層的社會結構體系。

從相對主體性的觀點而論,臺灣「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真正的內涵,除了在反殖民運動成功地推翻外來政權之後,對原住民、婦女、農工階層而言,殖民主義仍然存在,而且將繼續存在,直到種族中心、階級、異性戀和父權結構被剝除和去殖民化。

邊緣資本主義之所以能夠發展,乃是因為帝國主義的功能變化。昔日帝國主義之所作所為,皆在阻止邊緣國或殖民國經濟發展和工業化;新帝國主義則透過邊緣經濟創造活力,並實現其控制。臺灣產業對日本技術的依附,削弱了臺灣資本主義發展的自主性。一旦主要經濟部門受制於進口技術,想發展與社會及經濟目標更密切的技術就十分困難。

就技術合作而言,短期內或可增強本地產業的競爭力及獲利力,但就長期來看,技術依附將削弱本地研究開發的能力和國家產業自主。同時,帝國主義主張拓展殖民地,從而剝削殖民地利益,大都是資本家及官吏階級所為。

因此,「臺灣意識」做為一種精神現象,展現反抗強權壓迫,尋找本土認同,不只要維護當時臺灣人尊嚴的強韌生命力,這也是臺灣社會被日本軍國資本主義皇民化過程中特有遭遇的歷史。

一般將帝國主義分為「新」帝國和「舊」帝國。舊帝國指的是1500年至1800年代奪取的地域,如西班牙的南美洲、英國和法國的北美洲,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印度洋國家。

19世紀以後,幾乎所有「舊」帝國的美洲部分國家都從母國分離。對許多歐洲人而言,這些損失證明了整個殖民事業是一樁錯誤。這也深切道出19世紀「新」帝國主義以來,日本強調軍事資本主義帝國統治臺灣,迫使臺灣社會日本化的沉重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