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林昭庚發表《做人做事做學問》新書 獲得迴響 將成為暢銷書之一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明宗)台北市中醫師公會7日舉行林昭庚院士《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新書發表會;由於德高望重,且善心助人,獲得廣大讀者的喜愛與迴響,預料將會大賣特賣,可望成為暢銷書之一。
由中央大學及遠流出版共同發行之新書做人做事做學問,此次發表會由台北市中醫師公會林源泉理事長引言,並邀請到中央研究院黃進興副院長、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黃怡超司長、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蘇奕彰所長、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詹永兆理事長及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皮國立所長等出席相挺,分享林昭庚院士在學術和公共事務方面的貢獻,以及其獨特的人生哲學。
新書講述的是林昭庚一生磨練自己,用以安身立命的信念和態度,期能啟發年輕學子不自我設限,胸懷大志、勇於開創人生夢想的勵志故事。
林昭庚院士學貫中西醫術,以針灸絕技行醫中外,聞名於世;其仁心淑世的楷模,堪稱當代的「儒醫」。
林昭庚出生於彰化農村窮苦的鄉下小孩,用布巾包課本綁在肩頭上,赤腳走路上學,為求生奮鬥一關過一關,考上中國醫藥學院、取得中西醫雙執照;當他拿到全台灣第一張中西醫診所開業執照,免費治療貧困人家。
歷經內、外、婦、兒科及北榮針灸科後,展開針刺安全深度研究,四十歲不到,已站上國際舞台,成為針灸學新秀,選擇回到母校擔任教職,卻十年教職不領薪,成為大學教育界的傳奇。執著於傳承的精神,積累四十多年的教學及研究經驗著書立論,寫了二千多萬字,編撰六十本專著,為針灸醫學立下千秋萬世的世界觀點,從台灣走進國際。
2022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33屆院士,成為台灣第一位本土中西醫結合院士,中醫是既深且廣的科學,首次有中醫代表進入中央研究院,對中醫界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他也致力於中醫歷史典籍之整理研究,先後完成「針灸醫學史」等60種著作,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66篇,更投入15年的心力,編纂全世界第一部結合中西醫學病名的《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不僅是全球唯一之中西醫病名對照的工具書,廣為世界各國圖書館所典藏,更獲得國際知名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團邀請主編《Experimental Acupuncturology》(實驗針灸學)乙書,這也是第一本英文版的實驗針灸工具書。
他也長年受邀赴海外行醫、講學的林昭庚院士醫術精湛,備受國際友人愛戴,曾替巴布亞紐幾內亞國父蘇馬利等國際知名政要診病,把「中醫針灸」推向世界舞台的成就事蹟不勝枚舉,2004年獲選為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他運用傳統醫療及針灸推展醫療外交的貢獻,榮獲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成為台灣的光榮與驕傲。值
得一提的,林昭庚院士在2008年評析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編撰的西太平洋地區「WHO標準針灸穴位」原文和圖譜時,發現有五個針灸腧穴有待進一步探討及修正,獲得WHO回函允諾參考並適度更正,其指引世界傳統醫學針灸穴位的標準化功不可沒,在國際學術舞台增添一段美好佳話,可謂是台灣之光,實至名歸!

- 頭版新聞-04-18- 劉和然副市長接待法國勒瓦盧瓦市長來訪 攜手推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永續 AR 互動 綠博優惠登場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推群募計畫 邀業者共逐國際舞台
- 社會新聞-04-18- 檢警「斬金行動」起訴80人 女主嫌歐俞彤求刑
- 兩岸藝文-04-18- 《夏日最後的秘密》電影校園宣傳,守夜人首度
- 綜合新聞-04-18- 台北育達高中延續仁愛精神,盛大舉辦愛心園遊
- 兩岸藝文-04-18- 泰北國際雙語學校舉辦企業家講堂 楊奕蘭董事長
- 地方新聞-04-18- 科博館奇幻探索:科學體驗與生態學習交織的求
- 綜合新聞-04-18- 「Steam跨領域點子科學大賽—Crossing Corlorful」
- 頭版新聞-04-18- 114年度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機制暨實務運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