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形塑「個人品牌」成功 穿越二千多年教會我們的事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陶煥昌)端午、中秋與春節是傳統民俗三大節日,為何唯獨端午是紀念「人」的日子?致理科技大學教授何啟聖表示,屈原形塑「個人品牌」成功,讓國人體會到融鑄在骨子裡的忠貞志節與堅挺脊樑,是國人二千多年來紀念他的主因。
何啟聖曾任TVBS新聞主播,後來轉任教職。在剛過完端午連假,返校教授的第一堂課,他以「中國詩人成百千,為何獨悼楚屈原」為題,回顧屈原由當時的楚國權貴,貶謫流放至自投汨羅江,端午所要紀念的便是屈原的風骨和志節。
屈原生在2300多年前戰國時代楚國,他出身貴族,相貌俊俏、學識淵博且才華洋溢。他受愛國心的驅使步入仕途,23歲即被楚懷王欽點,由大夫躍升為「左徒」,也就是楚王首席幕僚,官銜僅次宰相,位極人臣。
何啟聖說,屈原銳意變法改革,舉賢才以富國,削弱貴族權利,深受人民愛戴。他與朝中媚秦派對立,力主聯齊抗秦,卻遭讒臣靳尚及楚王寵姬的私生子子蘭構陷,變法三年後遭到撤職。
楚懷王兩度拒絕屈原勸諫,最終在武關遭擄,一國之君成為秦國階下囚,三年後客死異鄉。屈原憂悶抑鬰,寫下千古傳頌的「離騷」,其中,「抑志而弭節兮,神高馳之邈邈。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道盡心中酸楚與悲慟。
新君楚頃襄王繼位,屈原仍決志輔佐。誰知,新君亦受小人環伺,屈原有志難伸。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在鄢郢之戰中攻陷都城,楚頃襄王倉皇走避他方,楚國此後一蹶不振,無力獨自抗秦。
屈原在汨羅江畔,留下「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警世名句,悲憤抱石投江。百姓得知,駕舟遍尋未著,投食以保全他遺體不受魚蝦毀損。
課程中,何啟聖指出,一個讓國人紀念了超過二千年的古人屈原,背後的意義更在於,紀念的是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不滅的信仰和不朽的靈魂,這才是屈原教會我們的事。
- 頭版新聞-04-18- 劉和然副市長接待法國勒瓦盧瓦市長來訪 攜手推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永續 AR 互動 綠博優惠登場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推群募計畫 邀業者共逐國際舞台
- 社會新聞-04-18- 檢警「斬金行動」起訴80人 女主嫌歐俞彤求刑
- 兩岸藝文-04-18- 《夏日最後的秘密》電影校園宣傳,守夜人首度
- 綜合新聞-04-18- 台北育達高中延續仁愛精神,盛大舉辦愛心園遊
- 兩岸藝文-04-18- 泰北國際雙語學校舉辦企業家講堂 楊奕蘭董事長
- 地方新聞-04-18- 科博館奇幻探索:科學體驗與生態學習交織的求
- 綜合新聞-04-18- 「Steam跨領域點子科學大賽—Crossing Corlorful」
- 頭版新聞-04-18- 114年度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機制暨實務運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