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環教小「碳」員營隊–霧裡薛圳及低碳社區走讀活動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以下簡稱環教中心)於113年8月14日及15日舉辦兩梯次「環教小碳員-霧裡薛圳及低碳社區走讀」夏令營,中心首次以「參與式預算」的方式與台北市大安區大學里辦公室及台北市大員水文化復興協會合作,結合本市淨零轉型政策的推動,將減碳行動與淨零綠生活概念融入營隊課程,並透過實地走訪低碳社區探索綠色生活的實際案例,培養學生了解與愛護社區自然生態環境的習慣與素養,鼓勵學生從自身做起,實踐淨零綠生活。
淨零排放為本市重點推動政策,環教中心特別安排課程活動讓參與的學生了解碳足跡概念,向學生說明碳足跡標籤的意義與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尋找商品上的碳足跡標籤,以討論與動手操作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第一手的真實體驗,並結合食物旅程的解說讓學生運用熟悉的飲食習慣更深入探討碳足跡背後代表的減碳意涵。最後分享淨零綠生活網站,提供學生多元豐富的綠色生活指引,鼓勵學生主動採取行動,實踐淨零綠生活。
營隊的第二階段則由台北市大員水文化復興協會的講師們,帶領學生回溯台北市的水文地景歷史,從古老的霧裡薛圳開發故事出發,引領學生了解台北市水圳的歷史脈絡與相關的人文發展,特別是水圳與稻米種植演變的關係,並解析水圳的構築與都市發展的多層次關係。最後,透過實際探訪古老水圳的走讀過程,讓學生親自探訪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水圳–霧裡薛圳,從漫步於水圳周邊的社區小巷,認識社區減碳措施的具體建設與作為,了解如何結合水圳的特色建構具有社區特色的田園城市風采,體會低碳永續家園的魅力。
來自永建國小的許以霖同學分享參加營隊的心得:「我學到了許多碳足跡相關的知識,在台大校園走讀時導覽老師述說的醉月湖湖心亭的故事真的很有趣!」。同樣來自永建國小的彭翔毅同學提到:「戶外走讀時在台大看到了美麗的醉月湖,湖裡有很多不同的生物感覺很棒!參觀霧裡薛圳時知道因為蓋大樓的關係會造成一些水圳和埤塘消失,覺得很可惜。而走讀過程中從導覽機中就能聽到老師詳細的解說,不需要透過擴音器放大音量干擾生物,感覺很酷。最後,我覺得減碳這件事情很不容易,但是我會盡力而為做到保護地球,保護生態!」。
減碳、淨零排放已是台北市乃至於全國或全世界最為關注的環境議題,當世界有148個國家承諾努力達成淨零排放的同時,讓學生具備充足的減碳知識,搭配社區走讀方式給學生一個能從真實情境脈絡出發,建構最真切生活環境體驗的機會,相信能給學生更強烈的意願與信念,作為守護生活空間與自然生活環境的動力,讓減碳行為成為一種習慣,讓淨零綠生活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態度。

- 綜合新聞-04-25- 國際教育接待 相逢 相識 歡喜交流
- 綜合新聞-04-25- 泰北高中勇奪台北市科展高中組團體獎 唯一私校
- 綜合新聞-04-25- 翻轉上下課 上網選課規劃個人化課表 營造自主學
- 產業新聞-04-25- 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館 侯友宜:打造全民藝術
- 社會新聞-04-25- 致敬特教專業!北市優良特教人員名單出爐,首
- 綜合新聞-04-25- 教育部舉辦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諮詢教師召集人專
- 產業新聞-04-25- 週末走跳新北共融公園 228座特色公園打造在地
- 社會新聞-04-25- 越南看護入不敷出轉行種大麻 新北刑大破栽種
- 產業新聞-04-25- 新北祈福列車壓軸登場 秘境魔幻與點石成金之
- 兩岸藝文-04-25-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 交通局呼籲搭火車逛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