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應對肥胖風險 國民健康署推動健康體位管理全攻略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成人過重及肥胖人數自1990年起由25%急升至2022年的43%,而台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18─2022)也指出,超過一半(50.8%)18歲以上民眾達到過重或肥胖標準。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今年以「讓我們把目光望向生活中的系統(Let’s Put A Spotlight On The Systems)」為世界肥胖日主題,呼籲全球政府、社會、機構及媒體攜手應對肥胖帶來的健康風險。
為降低因身體活動量不足及不健康飲食習慣導致的肥胖問題,國民健康署強調,成人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運動時稍感喘但仍能對話),以有效降低體重過重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於體重過重或肥胖族群,更建議每週累計運動量達250至300分鐘,並配合飲食調整。飲食方面,除應著重攝取全榖、未精製雜糧及多樣化蔬果外,也需補充優質蛋白質,並盡量避免高油、高鹽及高糖食物。民眾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我的餐盤」均衡飲食手冊,實踐健康飲食原則。
針對肥胖防治與民眾常見疑問,國民健康署自2019年起推出「肥胖 100問+」,以易懂的問答形式釐清各族群在體位管理上的疑慮。2024年,該機構與專家學者聯手改版發行「一起聊聊肥胖症 你該問的100+ 件事」,進一步擴充內容涵蓋青少年體重過輕、長者體位過重以及肌少肥胖症等議題,同時引入最新國內外實證資訊。該資料庫不僅提供身體活動與健康營養的具體建議,更搭配資源連結,幫助全民了解如何正確開始、執行與維持健康生活方式。
面對日益嚴峻的肥胖問題,國際與國內專家均呼籲政府、學界、媒體及各界社會團體應聯手推動健康政策與教育,提升公眾對體位管理的認知,並提供具體可行的健康生活指導。
世界肥胖聯盟的全球號召與國民健康署的具體措施,均指向一個共同目標:以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為基石,攜手降低肥胖對健康的長期威脅,進而提升全民生活品質。
- 天機神算子-11-07- 今彩539 → 08、33
- 社會新聞-11-07- 普發金10%「支持寒士吃飽30」 小確幸延伸成大幸
- 企業報導-11-07- 《新華泰富風波延燒》 改革派主張企業轉型、導
- 兩岸藝文-11-06- 第十六屆大陸古籍藝術類圖書展 暨鄒韜奮先生誕
- 產業新聞-11-06- 守護森林生態 振興山村經濟 首波林下經濟產品驗
- 綜合新聞-11-06- AI世代科學接軌國際!板橋高中組成36人科學菁英
- 綜合新聞-11-06- 原鄉文化結合風險管理 24位教師深入泰雅族福山
- 綜合新聞-11-06- 成淵高中129周年校慶—「成淵寶貝,9是你了!」
- 綜合新聞-11-06- 「我想讓他們變得勇敢」 萬興小女孩捐髪傳遞
- 綜合新聞-11-06- 2025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獲獎名單揭曉

《新華泰富風波延
第十六屆大陸古籍
台灣首度主辦APSC
《學生週刊》攜手
社團法人臺灣一元
陳力瑜:愛要及時
冠軍建材研發處協理林仁雄:陶瓷工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莊蘭馨:
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三高
萬寶週刊社長朱成志:投資資訊‧社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
立法委員王育敏:社會福利‧福國利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