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永和瓦磘溝整治「心」感受 蛙聲蟲鳴鳥叫蝶舞重現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中永和的母親河「瓦磘溝」生態自然回來了。新北市府水利局積極投入各項工程改善,包括渠底土質改善、增設抽水機、束縮河道加速排水及清水引入,從上中下游全面改善,解決水流停滯造成的臭味,同時讓植栽綠化生長環境變好的成果。
水利局長宋德仁指出,瓦磘溝目前已觀察到超過45種鳥類、43種喬本植物、38種草本植物及61種昆蟲類的多生態。除此之外,結合雙和公園至中和橋段打造的蝴蝶生態園區,不時可看見小朋友觀察毛毛蟲及追蝴蝶的身影,串聯河岸沿線步道(黑板樹步道-水源橋至中和橋右岸),體驗河道生態復育之美。
他說,瓦磘溝中游段南工路32巷底有一座結合地下化礫間淨水設施,及地上造景與綠美化的小公園,處理量每日可達3,000噸,相當於每天可處理約1萬5000人次生活污水量,處理流程中不用添加任何藥劑,其維護操作相對簡單,處理完之放流水還可放回河道進行清水補注,結合了清水、生態、景觀休憩等元素的好所在。
瓦磘溝礫間淨水設施主要是將空氣注入池槽裡,利用石頭與石頭間的縫隙,產生細微的氣泡來增加水中溶氧量,然後每顆石頭間會附著生物膜可以吃掉髒的東西,靠著這些礫石的作用,還有充足的空氣量使生物膜長的好,活力好可以吃掉更多的髒東西,而利用這種自然礫間的淨化方式,使水質變的非常清澈。
宋德仁表示,礫間淨水設施放流口清澈的水流中,隨時可見魚群洄游,此處「清」水讓居民得以「親」近。已經開放使用礫間曝氣處理場地面層休憩公園,除設有體健及兒童遊樂設施外,也是一個生態花卉公園。鄰接的岸邊綠帶空間,營造生態花園提供昆蟲蝴蝶及鳥類等生存棲地,同時保留現地原有的青蛙棲息地,設置青蛙生態池讓青蛙有活動的空間,並增設觀察平台,形塑成優質的親水休憩空間及生態環境教育的自然教室。


- 頭版新聞-04-18- 劉和然副市長接待法國勒瓦盧瓦市長來訪 攜手推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永續 AR 互動 綠博優惠登場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推群募計畫 邀業者共逐國際舞台
- 社會新聞-04-18- 檢警「斬金行動」起訴80人 女主嫌歐俞彤求刑
- 兩岸藝文-04-18- 《夏日最後的秘密》電影校園宣傳,守夜人首度
- 綜合新聞-04-18- 台北育達高中延續仁愛精神,盛大舉辦愛心園遊
- 兩岸藝文-04-18- 泰北國際雙語學校舉辦企業家講堂 楊奕蘭董事長
- 地方新聞-04-18- 科博館奇幻探索:科學體驗與生態學習交織的求
- 綜合新聞-04-18- 「Steam跨領域點子科學大賽—Crossing Corlorful」
- 頭版新聞-04-18- 114年度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機制暨實務運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