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文山茶區製茶技術賽結果出爐 石碇張建國奪特等獎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石碇區農會於7月31至8月1日在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北部分場辦理「新北市112年文山茶區製茶技術競賽」,此次共計35名選手參賽,在兩天的技藝較勁,最後由石碇區張建國脫穎而出,榮獲特等獎的殊榮,1日由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長李玟頒獎,肯定製茶師技藝超群。
農業局表示,新北市轄內茶葉栽培面積約為753.82公頃,其中包種茶最大產區坪林栽培面積達488.89公頃,年產量282公噸,石碇、深坑、平溪、汐止、新店也是包種茶產地之一。這一屆文山茶區製茶技術競賽共計8區農會參與,推派35位新北市的優秀茶師分別來自坪林、石碇、三峽、新店、深坑、林口、汐止、平溪茶區,茶師們透過製茶技術,提升新北茶產業競爭力。獲獎選手將參加8月10、11日新北市、台北市製茶技術競賽。
好茶需要有高品質茶菁原料外,更需要製茶師展現精湛技術,參賽者齊聚一堂,以相同製茶環境及條件,憑藉製茶師自身經驗及當下氣候判斷萎凋、殺菁、揉捻、乾燥等過程,耗時一天一夜,需全程專注,相當考驗參賽者的體力、判斷力及耐力。本次競賽由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北部分場蘇彥碩分場長擔任評審,交茶成品以條型茶為主,評比從香氣、外觀、水色評選出特等獎、頭等獎、貳等獎及參等獎共4等次,競賽最後由石碇區張建國拿下特等獎。
評審蘇彥碩表示,本次比賽於夏季舉行,茶菁生長快速,水分含量較少,製作過程在水分和活性保留相當重要。特等獎茶湯乾淨圓潤,具品種特色,蘭花香明顯,滋味醇厚韻味佳,將包種茶特色發揮到淋漓盡致。
特等獎得主四十二歲張建國在父親旁邊學習製茶10多年,每年做茶超過1000斤。張建國連續4年都來參賽,今年是第一次獲得特等獎,在製茶過程中,為了保存茶菁水分,茶菁堆置較高,翻攪力道放輕,且靜置時間拉長,直至半夜兩點才開始炒茶,另外也仔細挑梗,光挑梗就花了4小時。張建國表示,這次石碇青農報名製茶技術競賽非常踴躍,同時也奪下許多獎項,這次能夠獲得特等獎,十分開心,也希望之後石碇青農們都能在雙北技術競賽也能奪下好成績。
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表示,新北市推動農業健康市/式,致力營造良好農業生產環境,並吸引青年回流返鄉從事農業,透過辦理比賽與製茶技術競賽輔導農民生產在地好茶,提升茶農製茶技術,共同增進新北市茶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 頭版新聞-04-18- 劉和然副市長接待法國勒瓦盧瓦市長來訪 攜手推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永續 AR 互動 綠博優惠登場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推群募計畫 邀業者共逐國際舞台
- 社會新聞-04-18- 檢警「斬金行動」起訴80人 女主嫌歐俞彤求刑
- 兩岸藝文-04-18- 《夏日最後的秘密》電影校園宣傳,守夜人首度
- 綜合新聞-04-18- 台北育達高中延續仁愛精神,盛大舉辦愛心園遊
- 兩岸藝文-04-18- 泰北國際雙語學校舉辦企業家講堂 楊奕蘭董事長
- 地方新聞-04-18- 科博館奇幻探索:科學體驗與生態學習交織的求
- 綜合新聞-04-18- 「Steam跨領域點子科學大賽—Crossing Corlorful」
- 頭版新聞-04-18- 114年度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機制暨實務運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