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大橋頭文化祭 米食大觀園開展 製粿DIY現場報名 橋頭歌廳秀、歌仔戲、旗袍秀18:00開演
(台灣TB新聞網/記者茱茱)為推廣台北大橋頭延三商圈米食文化,全方位展現商圈主題特色,台北市商業處輔導台北大橋頭延三商圈發展促進會於9月17日(日)在國順公園旁的昌吉街辦理「2023大橋頭文化祭」。台北大橋頭延三商圈對於粿文化、米食文化的傳承,都是以公益方式推廣,「米食大觀園」現場有甜粿、油蔥粿、芋粿、紅龜粿、碗粿、草仔粿、南北部粽、油飯...等20種米食,重現台北大橋頭延三商圈的米食文化、粿文化。
粿文化、米食文化經典重現
現場也設有「製粿體驗區」,由在地師傅指導民眾如何揉粿、包餡料,以及將粿做成正確的形狀,歡迎民眾於當日14:00前來會場免費報名,還可將做好的粿帶回家享用,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想了解大橋頭的歷史脈絡,也可前來一覽富教育意義的「橋頭在地文化展」。
「戲棚下辦桌」 耆老級總鋪師手路菜大公開
「2023大橋頭文化祭」也特地還原古早年代的「戲棚下辦桌」,每一道菜都是大橋頭在地總鋪師的手路菜,計有300位貴賓前來享用。當日18:00起,還有精采絶倫的「橋頭歌廳秀」、傳統歌仔戲,以及「亞太旗袍文化聯合會台灣總會」所帶來的旗袍走秀,歡迎民眾前來觀賞。
台北大橋頭延三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施懿珊表示,大同區境內的四崁仔和草埔仔是供應商圈民生物資的重要補給站,自古以來即盛產「稻米」及「稻米的副產品」-各項米食產品—「粿」、「粽」,由清朝至今便是知名的「粿仔街」,為北臺灣最大的米食產品生產、批發產地。為了因應西方速食文化的衝擊及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促進會藉由台北米食文化節的辦理,喚起米食產業的活絡與傳承,至今已是第24屆,而辦桌文化更是大橋頭特色,「戲棚下辦桌」,「戲棚上表演歌仔戲」正是展示大橋頭絕配,今年更藉由「2023大橋頭文化祭」的辦理,推動辦桌產業及攤商生意正向永續發展並活絡經濟。

- 頭版新聞-04-18- 劉和然副市長接待法國勒瓦盧瓦市長來訪 攜手推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永續 AR 互動 綠博優惠登場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推群募計畫 邀業者共逐國際舞台
- 社會新聞-04-18- 檢警「斬金行動」起訴80人 女主嫌歐俞彤求刑
- 兩岸藝文-04-18- 《夏日最後的秘密》電影校園宣傳,守夜人首度
- 綜合新聞-04-18- 台北育達高中延續仁愛精神,盛大舉辦愛心園遊
- 兩岸藝文-04-18- 泰北國際雙語學校舉辦企業家講堂 楊奕蘭董事長
- 地方新聞-04-18- 科博館奇幻探索:科學體驗與生態學習交織的求
- 綜合新聞-04-18- 「Steam跨領域點子科學大賽—Crossing Corlorful」
- 頭版新聞-04-18- 114年度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機制暨實務運作教育